【以案说医】胡世平:阳不入阴不寐作,遵经据典从肝脾

广东中医药
+订阅

▲胡世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从事临床与科研工作近40 年,擅治肝胆脾胃及内科杂病,主张“燮理阴阳为纲,扶阳为本”学术思想,提出脾胃病“中焦瘀堵”学说,基于“虚-毒-瘀”理论模式治疗慢性肝病,创肝病临证“三步曲”、“治肝五法”等学术理论。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邹某,男,时年37岁,于2022年01月26日初诊。

【发病过程】

患者因“失眠8年,加重1周”前来寻求中医治疗。

【首诊证候】

症见:患者入睡困难,烦躁,每晚最多睡 3-4h,乏力,运动后加重,易饥饿,无心悸,无汗出,纳可,小便可,大便稀。

查体:舌淡,中有裂痕,边有齿痕,苔白,脉细数。

既往史:尿酸、血脂异常。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失眠。

中医诊断:不寐(肝郁脾虚,阴阳不交)。

治法:疏肝健脾,交通阴阳。

处方:予半夏秫米汤合柴芍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姜半夏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磁石 30g(先煎),陈皮15g,木香15g,砂仁15g,茯苓30g,苍白术各15g,夜交藤30g,炒苡仁30g,合欢皮30g,郁金20g,香附15g,当归15g,白芍 20g,柴胡15g,甘草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餐后温服。

【随诊过程】

二诊:2022年02月09日

患者服上方后入睡困难较前明显好转,平均可至6h/晚,乏力症状基本同前,大便溏,日1-2次,无腹痛,纳可,易饥,无腹胀,恶食生冷,完谷不化。舌淡,中有裂痕,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处方:前方加内金10g,麦芽20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餐后温服。

三诊:2022年02月23日

患者眠差进一步好转,时有疲劳乏力,纳可,大便不成形,完谷不化较前好转。舌淡,中有裂痕,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处方:前方去内金,麦芽,加石菖蒲15g,郁金15g。

共14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餐后温服。

【按语】

患者以不寐为主诉就诊,属中医“不寐”范畴。《黄帝内经》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故阴阳不调,阳不入阴为失眠的基本病机。《内经》又言:“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不和,脾主升,胃主降,为中焦气机升降枢纽,升降失常则气机紊乱从而导致阳不入阴,失眠等病证。所以选用半夏秫米汤为主方,《伤寒附翼》记载:“半夏禀一阴之气,能通行阴之道,其味辛,能散阳跷之满,能以引卫气从阳入阴”,所以方中重用半夏,秫米主要作用是和胃安神,方中以薏苡仁代替,以达“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之效。另合柴芍六君子汤,以柴胡、白芍、当归、香附、合欢皮、郁金清肝柔肝疏肝解郁,以期肝木平和,疏泄得宜,《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又云:“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故同时以香砂六君子兼薏苡仁之属健脾醒脾运脾畅中以达脾土健旺,升降相因,增以珍珠母、磁石潜阳安神,引阳入阴。

二诊患者完谷不化,加用内金、麦芽以运脾土,又含锡纯疏肝之用;三诊虑患者仍时有眠差、乏力,属“久病当虑神不使”,故加用石菖蒲醒神之品而调神用之。石菖蒲、郁金药对出自《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二药配伍,一温一寒,一开一清,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使气机顺而解郁,郁解神调而眠安。

(本案编写:胡世平名医工作室)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治疗方案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完全照搬本案中的治疗方案。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医学指导:胡世平 主任医师】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