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iratory Research的最新报道:抗纤维化药物使用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钟南山
+订阅

  

  

  01

  研究背景

  >>>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进展性间质性肺疾病,具有高致死率。自2014年以来,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被批准用于治疗IPF,并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证明其可以减缓肺功能的下降。然而,抗纤维化药物在现实世界中的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本文研究发表在Respiratory Research期刊,旨在评估抗纤维化药物在现实世界中的长期临床治疗效果。

  02

  研究目的

  >>>

  该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肺纤维化基金会患者注册库(PFF-PR)中的数据,评估抗纤维化药物对IPF患者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包括无移植生存率、首次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时间和肺功能变化。

  0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研究设计

  该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PFF-PR中的IPF患者(包括详细的人口学数据、共病情况、连续肺功能测试结果、住院记录和生存状态)。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接受吡非尼酮或尼达尼布抗纤维化治疗至少180天的患者(治疗组)和未接受抗纤维化治疗的患者(未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在确诊后的一年内纳入研究,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病例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

  1. 确诊为IPF的患者。

  2. 诊断后一年内进入注册库。

  3. 至少有180天的随访数据。

  排除标准

  1. 随访数据不足180天的患者。

  2. 其他严重共病影响肺功能的患者。

  数据收集

  收集的数据包括患者的基线特征(年龄、性别、种族、吸烟状态)、共病情况(如糖尿病、高血压)、抗纤维化治疗情况(药物种类、使用时间)、肺功能测试结果(FVC、DLCO)、住院记录和生存状态。

  主要和次要结果指标

  主要结果指标

  1. 无移植生存率:从确诊到死亡或肺移植的时间。

  2. 首次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时间:从确诊到首次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时间。

  3. FVC下降10%的时间:从确诊到FVC下降10%的时间。

  次要结果指标

  1. 生存时间:以肺移植为审查事件,从确诊到死亡或肺移植的时间。

  2. FVC下降5%的时间:从确诊到FVC下降5%的时间。

  04

  主要研究结果

  >>>

  共有1212名IPF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88名符合治疗组标准,101名为未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显著更年轻(69.8岁对72.6岁,P = 0.008),且较少吸烟(61.1%对72.3%,P = 0.04)。两组在种族、性别、共病或基线肺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

  1. 无移植生存率:两组无显著差异(调整后的HR 0.799, 95% CI 0.534–1.197, P = 0.28)。

  2. 首次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时间:治疗组显著短于未治疗组(调整后的HR 2.122, 95% CI 1.047–4.301, P = 0.04)。

  3. FVC下降10%的时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调整后的HR 1.385, 95% CI 0.822–2.335, P = 0.22)。

  4. FVC下降5%的时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调整后的HR 1.012, 95% CI 0.676–1.516, P = 0.95)。

  5. 生存时间:调整后的生存时间显示治疗组无显著改善(调整后的HR 0.724, 95% CI 0.454–1.154, P= 0.17)。

  图1 患者分类流程

  图示了研究中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患者的纳入标准和分组流程。

  图2 未调整的死亡或肺移植复合结局时间,按抗纤维化药物使用分层(治疗组 = 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对照组 = 未使用抗纤维化药物)

  图3 未调整的首次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时间,按抗纤维化药物使用分层(治疗组 = 使用抗纤维化药物,对照组 = 未使用抗纤维化药物)

  05

  临床意义与讨论

  >>>

  该研究表明,尽管抗纤维化药物能够减缓肺功能下降,但在无移植生存率和肺功能变化方面并未显示显著改善,且增加了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风险。这一发现可能与治疗组患者的特征、治疗持续时间和临床管理方式有关。

  个体化治疗: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抗纤维化治疗方案。

  进一步研究:未来研究应探讨抗纤维化药物在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住院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其他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06

  优势与局限性

  >>>

  优势

  1. 大样本量:该研究纳入了大量IPF患者,提高了结果的可信度和普适性。

  2. 多中心数据:数据来自多个肺纤维化治疗中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广泛的临床适用性。

  3. 标准化测量:采用标准化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局限性

  1. 回顾性设计:由于研究设计的回顾性,无法完全避免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

  2. 样本异质性:尽管研究纳入了大量患者,但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在基线特征上的差异可能影响结果的解释。

  3. 随访时间有限:随访时间的限制可能导致对长期影响的评估不足。

  07

  结论与展望

  >>>

  该研究表明,抗纤维化药物在现实世界中的使用并未显著改善IPF患者的无移植生存率和肺功能变化,且增加了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风险。未来的研究应关注抗纤维化药物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住院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其在其他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Cathryn T. Lee et al. The impact of antifibrotic use on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 in the pulmonary fibrosis foundation registry. Respiratory Research. 2024;25:255. DOI: [10.1186/s12931-024-02883-2](https://doi.org/10.1186/s12931-024-02883-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仅供医务人员参考

  欢迎投稿至:nanshanhuxi_2018@163.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