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增效提质幼有优育 城乡共育美好童年

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订阅

  记者获悉,7月16日至7月31日期间,广州市增城区教育局在增城城市馆第三展厅举办增城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展,通过展示增城区各镇街幼儿园课程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教育标志性成果,充分展现增城区幼儿园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的新局面以及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据统计,此次成果展吸引了近2万人进行参观。

市民到增城城市馆参观增城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展

  学前教育作为增城区民生事业的重要保障之一,是人才引进、安居乐业的其中一个重要抓手。为保障幼儿接受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增城区立足实际,聚焦短板,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强力推进“5080”攻坚行动;同时深入推进学前教育增效提质,推进城乡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构建“幼有优育”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推动优质学前教育惠及更多幼儿。从而深化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向着“高质量地发展学前教育”和“发展出高质量学前教育”迈进。

增城区第一幼儿园

扩资源:聚焦公益普惠,实现学前教育高站位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普及普惠水平,增城区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增城区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工作规划》,区教育局印发了《增城区教育局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稳步推进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各项工作。近年来,增城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先后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夯实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增城区儿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保持在100%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57.72%,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86.87%。

  在加强政府保障方面,增城区编制了《增城区学前教育发展策略研究与布点规划及建设控制性导则》,制定幼儿园布局规划,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列入本地区详细规划。2023年,通过开办小区配建公办幼儿园6所,新增公办学位数2700个;通过公办幼儿园增班4所,新增学位540个;“民转公”幼儿园1所,新增学位数450个,普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得到极大扩充。同时,增城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通过制定《广州市增城区普惠性幼儿园生均定额配套补助实施办法》《广州市增城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扶持和管理工作细则》建立了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拨款制度,保障增城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完善增城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修订《广州市增城区幼儿园保教费补助实施办法》,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投入与资助力度,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并根据《广州市幼儿园生均定额补助实施办法(修订)》要求,2023年共拨付生均定额补助超过2亿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15007.35万元、区级财政补助5002.13万元,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工资待遇水平和幼儿园保教质量水平,促进增城区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

  在建立健全机制体系方面,增城区通过落实幼儿园安全监管责任联动机制,明确教育、公安、生态环境、交通、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应急等部门对幼儿园园所、食品、卫生、校车、消防等各方面的安全监管责任。对民办幼儿园审批严格执行“先证后照”制度,完善年检制度。提供民办园审批、年检等制度的相关文件。建立幼儿园的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制度,常态化开展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形成区级督导评估报告,同时配足配齐教师。目前,增城区现有在园幼儿数79862名,专任教师数5728名,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与在园幼儿总数之比为1∶13.94。此外,目前增城区幼儿园班额普遍达标。增城区内幼儿园小、中、大班分别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的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的班额为97.45%,高于县域内85%以上的班额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39号令)的有关规定。值得一提的是,增城区在建立健全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定期注册制度上,全面落实幼儿园教师持教师资格证上岗制度,落实幼儿园(含民办)园长、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幼儿园建立师德教育、考评、奖惩机制。

荔城街中心幼儿园表演节目《绽放的星空》

增效率:聚焦教科研训评,实现全域协同高效能推进

  近年来,增城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稳中求进,紧紧围绕教研工作计划,以“发展内涵、共同提高”为原则,在教学、科研、教研、培训、评价等方面持续发力,基于“以赛促优、以优促进、以研促教、以训促学、以评促建”工作路径,落实系列重点举措,助力幼儿园教师成长专业化、引领幼儿园课程建设特色化、推动幼儿园教学管理精细化、加速幼儿园团队建设体系化、引导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化。

  在教学方面,以赛促优,助力幼儿园教师成长专业化,规范组织省市级竞赛评比项目,举办教研组长教研能力大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杏坛书香”读书系列评比,荣获广东省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一等奖、广东省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等省市级奖项。

  在科研方面,以优促进,引领幼儿园课程建设特色化,积极开展增城区优秀课题成果全区展示交流活动、增城区学前教育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系列活动,日常到园调研指导园所开展课题研究,取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科研硕果。

  同时,在园本特色课程推广实施工作上,为推进增城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提升园本特色课程成果的辐射面,促进增城区学前教育向科学健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方向发展,提升园本特色课程成果的辐射面,2022年面向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下发《广州市增城区学前教育园本特色课程推广实施工作方案》,创建了以增城区第一幼儿园、增城区荔城碧桂园幼儿园为示范基地园,各镇街推选的30所幼儿园为实施试点园。以示范基地园引领带动,形成“一园一案”“一园一(多)特色”的百花齐放新局面,力求以特色促发展,以提升创品质,打造增城区学前教育特色名片和教育品牌。

  在教研方面,以研促教,推动幼儿园教学管理精细化,分层配齐教研队伍,夯实力量。选拔增城区学前教育教研员和特约教研员,增加镇街幼教业务员,成立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中心组,男幼师联盟、信息化小组、教研组长教研中心组、幼小衔接工作小组,增强团队凝聚力,为增城区学前教育带来了阳刚之气和才学之慧。逐步完善教研机制,形成合力。积极推动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坚持做好常规调研视导工作。

  在培训方面,以训促学,加速幼儿园团队建设体系化,教研员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制定符合教师发展性需求的培养规划,开展不同类型的专题培训讲座,促进全区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除教研员组织培训之外,还邀请区内外专家开展分层培训。

  在评价方面,以评促建,引导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化,坚持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聚焦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质量,推进增城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城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工作小组本着以评促建、注重引导、健全激励、营造氛围、示范引领的思想,研制了《增城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方案(试行)》和《增城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其主要评估内容包括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共15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共100分。召集增城区特约教研员、教研中心组代表、镇街幼儿园代表共20人,分组入园开展评价工作。评价时注重过程评估、聚焦班级观察,坚持“重过程轻结果、重自评轻他评、重内涵轻硬件”,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最终顺利地完成了7个镇街共8所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教育教学部分)评价工作。

增城区碧桂园幼儿园表演《幸福花儿开》

提质量:聚焦结对共进,实现城乡一体高标准谋划

  为提高增城区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教研员与镇街指导中心、区属园所、薄弱园所均建立定点联系教研机制。协助局督导室、评估中心、职教科和托幼办等科室做好幼儿园督导、评估、结对帮扶、新开园评审等工作。制定并下发了《2022年增城区学前教育结对帮扶活动工作方案》,通过建立9所示范帮扶园与28所各镇街相对薄弱园帮扶关系,以入园指导、线上线下示范性教学等灵活多样的帮扶形式,促进共同提高。

  增城区依托示范性幼儿园的办学经验和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分片指导,组团发展,实现优质资源有效共享。通过微教研团队、结对帮扶、青蓝结对、送教下乡等方式,促进镇(街)之间教师互相交流,提升区域带头人的业务引领管理工作能力。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到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湛江市麻章区进行送教送研,进行对口帮扶,共促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至6月,增城区学前教育教研组充分利用传播速度快、公众关注度高的新媒体平台,并与关键时间节点工作结合、开展持久宣传,在省、市、区级层面引发热烈反响,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在“广州市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增城学前教研”等公众号上发布了增城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示系列活动预告、增城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片,开设专栏持续展播20个幼儿园典型案例,公众号浏览量达16003次,视频号播放量达63377次,广东省教育厅官网展播了增城区幼儿园优秀典型案例。

荔城街第三幼儿园客家非遗文化展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梁文薏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