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入职季,广州市增城区宁西街新和北路29号热闹非凡。
来自全国知名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来到这家新材料领域的广东省单项冠军企业报到,开始自己在前沿科技的探索。“今年校招有超过120人入职,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近八成,我们首次设立管理培训生的制度,培育和构建创新型人才队伍。”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众山学院负责人马惠民介绍。
如此入职人数规模和学历水平,在行业内的同体量企业中,今年实属罕见。据悉,入职报到后,新入职员工将在众山学院学习。该公司众山学院是为了适应当下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加快培养新材料领域应用技术型人才,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开展研讨会和讲座,为研发团队提供前沿技术交流平台。
成立仅6年的企业,为何这么早就设立了这样的人才学习交流平台?“公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人才培养要跟上企业的步伐,通过前瞻性、系统性的人才赋能,培育与公司战略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人才,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而采取超前储备人才的举措,加大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新产业发展等方面人才储备力度,也有利于实现企业提质增效与促进就业并举。”马惠民解析道。
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新材料产业人才总量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新材料产业人才规模将达到1000万人,人才缺口将扩大到400万人。
在这样的形势下,马惠民坦言,目前新材料行业技术更新迅速,对科技人才需求多样化,需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尤其是高端和复合型人才。
据悉,为了培养这样的能力,众山精密一是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为科技人才提供实际且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二是强化员工研发创新与转化能力,设计了多元化的职业成长路径,创建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以最大化产生自身价值铺设个人职业发展通道;三是构建了完善的薪酬激励体系,鼓励技术创新者、产品开发突出贡献者,激发创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开启的管理培训生制度,就是该企业为了培养新材料研发人才,打造新型员工梯队做出的全新探索。
广州众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平台负责人吕建钢表示,“技术领先周期越来越短,所以我们需要技术持续优化和迭代,一方面是不断优化现有产品和工艺,另一方面是技术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方向。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大,在人才培养投入和人才梯队建设也加大力度。”
南方+记者 姚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