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创=?这群大学生有巧思

南方+ 记者

近期,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市政与交通学院“浆筑壶心,壶传匠心”手拉壶调研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到潮州开展三下乡活动。该团队探索“非遗+文创”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引发社会对潮州手拉壶非遗文化的关注,让更多群众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潮州传统艺术。

02:59

手拉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杰出代表之一,源于潮州地区,拥有悠久历史、独特文化内涵与独具匠心的技艺。但人才短缺、产业链不完备以及传统观念的束缚、市场需求不景气等原因,令传统手拉壶工艺面临传承困难,传承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团队成员制作的潮州手拉壶文创产品。

团队成员制作的潮州手拉壶文创产品。

“我们选取潮州手拉朱泥壶的经典造型和图案,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其融入冰箱贴这一日常用品之中。此外,还制作了以手拉朱泥壶为元素的环保宣传袋,产品实用美观。这两款产品广受当地群众和游客喜爱。”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应用“非遗”与“文创”融合策略,深度探索其对乡村振兴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同时,团队还以潮州市西塘村手拉壶为典型案例,研究综合采用文献回顾与案例分析、知识图谱构建与信息可视化技术、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系统性分析及跨学科融合等多种研究方法,系统地从价值重塑、认知提升、策略构建到实践应用四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为推动非遗手工艺创新生态体系的建构,为非遗技艺的现代价值转化与提升提供新视角、新思路及实施策略。

团队成员与潮州手拉壶百年老字号“裕德堂”第四代传人张瑞端合影。

团队成员与潮州手拉壶百年老字号“裕德堂”第四代传人张瑞端合影。

此外,通过与手拉朱泥壶百年老字号“裕德堂”的第五代传人张泽锋面对面访谈,了解朱泥壶的创新发展之困。张泽锋表示,虽然目前工艺品市场不景气,但在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当下,政府及主管部门在文化宣传、经营环境、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在匠人坚持之下,手拉壶艺术渐渐绽放新颜,青年才俊也纷纷归巢。

团队成员在潮州市湘桥区西塘村调研。

团队成员在潮州市湘桥区西塘村调研。

经过调研走访,团队对手拉朱泥壶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思考。他们建议,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在中小学开展手拉壶制作与鉴赏课,鼓励新一代工匠勇于突破传统束缚,以创新思维引领改革,从根源上挖掘并重塑手拉壶技艺,推动非遗传承与发展迈向新高度,让这项古老的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致力于潮州手拉壶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事业,积极传播手拉壶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独特艺术魅力,激发社会各界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与尊重,提高手拉壶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南方+记者 陈柔燕

编辑 范磊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