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强炊事兵?广东武警组织野战炊事综合能力评估

国防瞭望
+订阅

硝烟滚滚,烈焰灼灼。7月30日至8月1日,为期3天的武警广东总队“烈焰-2024”野战炊事综合能力评估在广州举行。来自粤东、粤北、粤西、珠三角4个片区的百余名炊事精锐抗风雨、战三伏,按照“向战研炊、为战制炊”标准,掀起“做饭就是打仗”的练兵热潮。

“这是遂行任务能力和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为的是以考促训,以战领建,立标准、谋打赢!”实兵对抗负责人、广东总队某部王振排介绍,针对今年以来广东自然灾害频发的形势,结合队伍遂行救援任务的能力需求,组织了此次系列综合能力评估,旨在对部队炊事人才队伍、装备物资储备、战备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摸底调研和教育动员。据了解,“烈焰-2024”系列能力评估共分为单兵技能鉴定、分队实兵对抗、“战地食谱”研讨三大类别;其中,实兵对抗设置了故障排除、遇袭转移、热食快制等课目。

“按5号方案展开保障,开始!”7月30日上午9时许,随着一连串急促哨声的吹响,实兵对抗正式打响。3支小队紧急集结登车,一条军绿色车队长龙浩浩荡荡驶出营门。

携带炊事物资和装备快速机动到目标地域。

携带炊事物资和装备快速机动到目标地域。

“各小队,90分钟,完成300人的热食前送!”车队在一处无人山路停靠,任务随即从对讲机下达。只见3支小队从车上窜出,迅速忙碌开来,车队中的3台军绿色“货柜车”突然长出了几个“耳朵”和“嘴巴”,不到一分钟竟变身成为3间“移动厨房”。据介绍,这是部队配属的制式炊事车,一支小队用它一个小时内能轻松完成300人的热食制作。

搬运、打水、淘米、切切剁剁……只见队员们配合默契,在“移动厨房”内外有序忙碌开来。

“1组已排除故障,可以点火!”“点火!”每台炊事车都设置了至少3个故障点,且每支队伍都有1名裁判随队执裁,全程记录时间、进度。

“你部位置已暴露,立即转移!”不多一会,“现场遭遇袭击”,硝烟四起,现场人员对物资和车辆展开快速撤收,随即对车队进行快速转移。

“车队遭遇泥石流,道路坍塌,前往侦查,快速机动至5号地区!”车队开进不久,意外再次出现,三支小队迅速派出侦察兵前往“灾情”路段。

负重登山前,一级上士、炊事员陈自强在进行简短的战斗动员。

“根据指北针所示,顺我手指方向为概略北方,我们的任务是赶到5号点,共计1.8公里,其中800米为崎岖山路,时间紧,任务重,同志们有没有信心。”“有!”各小队根据侦察情况,果断选择放弃车队,改用徒步携带物资装备的方式挺进目标区域,继续完成保障任务。

携带炊事物资和装备快速机动到目标地域。

只见小队长一声令下,队员们有序分配物资,你手提灭火器,我肩扛保温箱,他背起油罐、水袋、食材。各小队间争分夺秒、你追我赶、有条不紊地穿越路障,负重挺进。

“前方发现毒障,戴防毒面具!”没走多远,一道蓝黄色浓烟毒障挡在队伍前面,队员们从容应对,快速穿越毒区。

携带炊事物资穿越毒区。

“同志们,我们距离5号区域还有0.8公里,现在我们负重前行,同志们有没有信心。”“有!”“前进!”没多久,队伍来到山前,面对崎岖山路,小队长陈自强作了简短战斗动员,扛起物资率先冲锋。没一会,队员们纷纷抵达目标地,随即利用携带的野战炊事装备开展快速制炊。

“现在的地表温度已经超过了50℃,已经爆表了。”炊事员李晶鸣是队伍中唯一的女兵,动作娴熟的她和战友们一样,无差别的展开着各项工作。

制炊现场高温湿热,温度超过50℃。

打气、点火、架锅、加水、切配、翻炒……不到90分钟,3支小队全部按要求制作出美味可口的饭菜,最快一组用时仅73分钟。

炊事尖兵使用野战给养单元开展快速制炊。

炊事尖兵使用野战给养单元开展快速制炊。

“今天高温湿热,和战友们一起攻克了重重考验,最后吃着自己做的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战地饭菜分外香!能参与这样的实战对抗,我感觉再累也值得,很有兵味!无论男兵女兵,都是无差别的、能打仗的兵,特别是炊事员,首先就要是一名战斗员,部队的美食,要有战味、兵味才能算美味。”女兵李晶鸣感慨颇深。

炊事尖兵使用野战给养单元开展快速制炊。

炊事尖兵使用野战给养单元开展快速制炊。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特种兵能干的,我们炊事兵同样能!一名合格的炊事员,不仅要能炒菜,更要比别人跑得快、藏得深,随时随地、随机应变,确保部队按战斗进程就餐!”入伍16年,在炊事岗位干了15年的陈自强战斗足迹遍布西藏、新疆、浙江等多个省市,此次实战对抗他担任小队长,时时冲锋在前,战斗本领过硬,发挥作用明显。

“三伏天遇上台风过境,上一刻大太阳,下一秒就下大雨,再过几分钟又出大太阳,这就是这几天的天气,这也是最好的练兵天,最能检验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考评员、一级上士曾生介绍。

对抗全程,天气阴晴多变,细数下来,90分钟里共遭遇3次5至10分的阵雨、2次10分钟以上的烈日暴晒,汗雨交织湿透每个人的衣服,但每支小队都准备充分,从容应对。

现场温度过高,一名炊事员在浇水降温。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今天的对抗,设置了不同炊事装备的使用、故障排除,不同敌情、灾害的应对,既考炊事员的综合技能、极限体能,还考他们的战场应变能力,接下来,我们还将评比‘战地食谱’、探索野战快餐化‘五快’模式,为的就是强化炊事人才队伍的部队职能,立起向战研炊、为战制炊的标准,让‘做饭就是打仗’导向更加鲜明具体,让战的理念变成真打实备的练兵招法。”王振排介绍。

据悉,此前这个总队还对600余名炊事员区分初、中、高级技能,开展了为期15天的军需烹饪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鉴定全程采用野战给养单元制炊,更加考验炊事员独立使用野战装备的操作能力。此举导向鲜明,战味十足,开创了炊事技能鉴定领域为战育人、为战选才的新方式。而此次,参加“烈焰——2024”的百余名炊事精锐全部从这次单兵技能鉴定中选拔产生。

针对今年以来广东多地突发的自然灾害情况,除了积极参与救援和实兵对抗提升专项能力,武警广东总队还紧盯使命任务,通过汇编制作《军需能源保障兵要地志》,系统汇编集成各地军需保障点、物资采购点、后方供应点,打通各地军需能源供应链路;同时,指导各支队与当地军供站、军代室、军粮供应中心、大型商超签署了联合保障协议,建立起“三联”(区域保障和建制保障相结合、定点保障与伴随保障相结合、军队自我保障和军地联合保障相结合)的应急保障链路。

此外,总队还与无人机企业联动深研,实现了物资、人员的空中快送,加快形成野战饮食快餐化“五快”保障模式,多措并举,有力推动饮食保障由生活型保障向打仗型保障的革命性转变。

南方+记者 汪棹桴

通讯员 廖键

编辑 朱琦
校对 叶剑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