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软骨损伤怎么办?
我院首例胶原蛋白诱导自体软骨成形术(ACIC)
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成功开展,
为我院在软骨损伤治疗领域开辟新路径,
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重获新生!
一、一次扭伤,痛苦两年
67岁的魏阿姨是一位温馨和蔼的退休人员,两年前的一次意外让她的生活亮起了红灯。在一次日常散步中,她不慎扭伤了左足踝,自此左足踝开始持续疼痛,且活动受限。尽管她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但症状并未明显好转,这让她陷入了困境。
魏阿姨曾在外院门诊进行治疗,门诊医师为她进行了穴位注射、针灸理疗等对症处理,疼痛有所缓解,活动能力也有所提升。但让她困扰的是,这种症状时常反复,让她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后来在我院MRI检查结果显示:左踝距腓前韧带撕裂、距骨关节面骨软骨损伤、踝关节退行性改变。这些诊断结果表明,魏阿姨的情况复杂且严重,需要及时且有效的治疗。
二、踝关节扭伤与距骨软骨损伤
踝关节扭伤常见于日常活动和运动过程中,它不仅会导致急性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如距骨软骨损伤。距骨软骨损伤是一种关节软骨受损的情况,损伤部位通常位于距骨的负重区关节面。这种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长期的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
针对距骨软骨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截骨内固定和软骨移植修复术。然而,这些方法对于年长患者来说存在很大的挑战,患者往往需要面对较大的手术创伤和较长的恢复期,这也是魏阿姨多次拒绝切开手术的原因之一。
△术前影像学检查(红色箭头所指为距骨内侧软骨损伤病灶)
三、引进ACIC技术,创新治疗方案
我院骨二科(关节中心运动医学科、筋伤科)魏合伟主任中医师对魏阿姨进行专业、细致的诊查,经过临床评估,认为患者的距骨软骨损伤是由于距腓前韧带损伤导致的踝关节慢性不稳定所导致。我院骨二科(关节中心运动医学科、筋伤科)有着丰富且成熟的关节镜下修复距腓前韧带的技术经验,为了更好地治疗魏阿姨的病情,魏合伟教授带领医疗团队决定引进国际先进的ACIC技术(胶原蛋白诱导自体软骨成形术)。
ACIC技术是一种利用胶原蛋白诱导自体软骨再生的方法,通过注射高纯度的胶原蛋白凝胶到损伤部位,促进自体软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形成新的软骨组织。此技术微创、高效和安全,特别适合软骨损伤的患者。
四、首例ACIC技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成功开展
在正式手术前,医疗团队利用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的数字骨伤研究室3D打印技术对患者的距骨损伤部位进行了精准的建模,测量了损伤的面积和深度,以判断需要注射的胶原蛋白凝胶的容积。经过严密的术前准备,手术在关节镜下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踝关节腔内的滑膜清理;
2、距骨软骨损伤病灶的显露及清理;
3、病灶区软骨下钻孔微骨折;
4、距腓前韧带的修复;
5、使用气腹机干燥软骨损伤病灶创面;
6、将调配好的胶原蛋白凝胶推注、覆盖、成形,形成固体软骨支架。
最终,镜下显示软骨缺损处已完整覆盖,整个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
△术前3D打印精确定位距骨损伤部位,测量损伤面积,为手术提供客观依据
△距骨软骨损伤病灶;清理剥脱的软骨
△清理病灶并行微骨折;使用气腹机进行创面干燥处理
△植入胶原蛋白软骨修复支架;术后2周伤口愈合拆线(3个小术口)
术后两周,魏阿姨的伤口愈合良好拆线,术前的左踝关节疼痛感基本消失。她的康复速度超出预期,这一成功案例标志着我院在距骨软骨损伤治疗上的重大突破。
五、ACIC技术的优势
1. 高效性
ACIC技术利用胶原蛋白凝胶迅速修复软骨损伤,能够在短时间内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改善活动能力。
2. 安全性
去端肽胶原是皮肤真皮层经过胃蛋白酶和端肽去除处理后得到的一种高纯度I型胶原,不含外源性细胞或药物,无免疫原性,极大地降低了过敏反应和排异反应的风险。
3. 微创性
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ACIC技术为微创治疗,整个过程通过关节镜完成,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4. 精准性
通过3D打印建模和精准注射,保证治疗的效果最优,减少治疗资源的浪费。
魏阿姨的康复经历充分体现了ACIC技术在治疗距骨软骨损伤中的巨大潜力。作为我院首例成功应用该技术的案例,这不仅为更多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也为我院在软骨损伤治疗领域开辟了新的路径。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先进医疗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先进的治疗方案,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创新,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疗法,恢复健康,重获新生!
供稿:刘治军 | 初审:魏合伟
文字编辑:安俊停 | 校对编辑:许展仪
审核:施佳平 | 审定发布:陈冠林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