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指数排名我省前列,韶关如何做到的?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2024年以来,韶关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围绕绿色发展目标、啃硬骨头抓治污、结构优化抓“双碳”,聚焦“三大战略”“六大行动”“三大提升”,坚持底线思维和产业思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成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生态环境部门应有的贡献。

为展示工作成绩,展现工作成效,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即日起,韶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南方+陆续推送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2024年上半年工作成效与亮点,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是保障群众健康生活和绿色发展的基础。今年以来,韶关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碧水保卫战取得重要进展。

2024年1-6月,韶关市34个地表水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水质指数为3.0626,全省排名第2,与2023年同期相比,水质指数改善了6.13%。

水质指数排名我省前列,韶关如何做到的?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系统治理,持续推进畜禽养殖、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以及工业集聚区管控等方面多源共治。”韶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强化重点国考断面目标管控。韶关市生态环境局加大力度开展河坪国考断面达标攻坚督导帮扶,采取“四不两直”、现场检查等方式,每月下沉督导,并多次协调召开达标攻坚推进会、市委专题会,市政府约谈会等会议,5月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务局、市住建管理局开展河坪断面达标攻坚现场帮扶指导,督促指导南雄市加快问题整治,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贯彻落实新丰江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2023—2025年),开展新丰江干、支流水环境治理,马头福水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韶关市生态环境局梯次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2024年新增批复12宗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饮用水水源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监测,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深入推进问题水体排查整治。韶关市生态环境局以问题河涌整治为抓手,结合开展城市(县城)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强化部门联动,全面排查整治,坚持问题导向形成整改清单,针对风险水体进一步开展防黑防臭核查,压实属地责任,分类实施整治,定期巡河督导整改落实。

——深入开展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韶关市生态环境局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查、测、溯”工作,动态更新入河排污口台账,统筹推进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及生态环境部强化统筹监督反馈问题整治,目前重点流域整治率为79.4%,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加强河流水质预警监测。韶关市生态环境局每月对34个市考以上断面进行水质监测与达标分析,对10个县(市、区)水质综合指数排名,通报县(市、区)政府和有关单位,以目标导向,倒逼责任落实。结合《韶关市水生态环境问题识别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试行)》,进一步精准识别韶关市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滞后的重点工作,通过分析预警、调度通报、核查帮扶、跟踪督办等措施推动解决突出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韶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北江、新丰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加大断面水质及主干流水质的跟踪监测工作,以水质结果为导向倒逼水环境问题整治,确保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到考核要求,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这场硬仗。

南方+记者 范永敬

编辑 杨韬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