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赋新声 传承向未来

汕头发布
+订阅

近日,2024汕头市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在广东潮剧院慧如剧场圆满落幕。两天四场演出,青年演员汇聚一堂,同台竞技酣畅淋漓,展现传统戏曲的青春力量。日前,评委专家王庆苏、林小丹和获金奖选手邱晓琳、张树桐、辜晴雯、林博海等人作客汕头电台《乐享潮剧》节目,畅谈精彩演出背后的故事。

同台竞技 梨园新蕊绽芳华

锣鼓铿锵,长须浮动,衣袂飘飘,粉墨浓妆……为期两天的2024汕头市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演艺大赛分表演类和器乐类,我市新秀、其他地方好手,还有马来西亚的潮剧爱好者同台竞技,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潮剧大赛,也奉献了一场艺术盛宴。

两天四场演出,高潮迭起、精彩连连,让现场观众直呼过瘾。经过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4个器乐类金奖和10个表演类金奖,广东潮剧院各个传承中心的选手还设立优秀传播奖。这场比赛是潮剧“培根固本”计划一项重要内容,颁奖晚会实况将于近期在汕头电视台播出。

据介绍,“潮剧‘培根固本’计划”由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指挥部携手汕头市委宣传部、汕头市文联、汕头融媒集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和广东潮剧院共同启动,以潮剧振兴为抓手,助力潮剧传承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举办高水准的演艺大赛,对我市戏剧事业的发展和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次比赛评委专家王庆苏、林小丹做客汕头电台《乐享潮剧》节目时表示,大赛彰显了新生代戏剧演员的新兴力量。

在本次大赛中,青年演员们充分调动唱、做、念、打各种艺术手段,通过形神兼备的精彩表演,展示了扎实的基本功,蓬勃朝气与奋斗创新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了潮剧之美,更看到了梨园薪火代代相传。据介绍,活动受到参赛单位的高度重视,参赛选手们准备充分,训练有素,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增加了大赛的观赏性和竞争性,激励着更多的爱好者投身戏剧演艺事业,不断精进技艺。

潜心琢磨 古韵新声向未来

“汕头市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目的是给青年演艺人员更多提升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林小丹认为,舞台这一亩三分地,不会辜负勤奋的人,大赛成为青年演员成长的驿站,潮剧梦想的起航,艺术的东西只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它才能兴旺发达。

“青年戏剧演艺大赛已成为广大青年戏剧演员追求梦想的舞台。”说起参赛初衷,已屡次在大赛中夺取金奖的张树桐坦言,参赛是检验自己演艺技艺的最好途径。同时,他认为,“无丑不成戏”,潮丑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术动作,蕴藏着丰富的表演艺术语言,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他必须好好传承下去。

邱晓琳此次参赛节目《情变》是从越剧移植过来的一个片段。比赛中,她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长水袖,婉转唱腔中,她甩起了长达6尺的水袖,忽缓忽急,忽轻忽重,忽刚忽柔,潇洒飘逸,给观众和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夺得金奖。

在《乐享潮剧》节目中,邱晓琳跟大家分享了练功、参赛中的心得体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邱晓琳的水袖绝技并非一蹴而就。无数次挥汗如雨的练习,无数次对传统技法的研磨创新,才成就了此次赛场上那惊艳四座的瞬间。在她眼中,水袖随戏走,强化了人物性格,能很好地演绎人物内心情绪,打通了与现代观众的共情通道,让观众看得非常过瘾。

“水袖需要扎实的戏曲基本功,才能把水袖表演得更好。”林小丹说,水袖对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展现优美的戏剧身段有着重要作用,在比赛中是加分点,但运用水袖的过程中,容不得有一点儿闪失。

比赛中,林博海演奏了王庆苏改编创作的《昭君怨》,通过二弦、唢呐等乐器,使乐曲更具表现力,时而婉转低吟、时而深沉内敛、时而大气磅礴,将昭君出塞的无奈和思乡情绪细腻刻画,曲毕,现场掌声不断。

青年演员辜晴雯坦言,通过比赛她对琵琶艺术、音乐作品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演奏技艺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她说,备赛过程中得到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她深度挖掘作品内涵情感,力求使演奏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搭建舞台 “好苗子”脱颖而出

“令人欣喜的是,比赛中,一大批优秀的苗子脱颖而出。”评委林小丹在节目中,与听众一起回顾比赛时仍十分兴奋,他说,演员们纷纷亮出绝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编导等方面博采众长,或以文戏见长,或以武戏取胜,让评委和观众感觉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兴奋,更让大家看到了潮剧的希望和未来。

看到中青年戏剧演员的成长,评委们纷纷点赞。让林小丹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参赛选手张树桐。说起张树桐,潮剧迷并不陌生,他是国家二级演员、汕头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潮剧表演教研组组长。此次他参加比赛的作品是《双跑城》,把潮丑功夫表演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一饱眼福,好评如潮,夺取金奖。

大赛评委、国家一级作曲、潮州音乐市级非遗传承人王庆苏认为本次比赛整体水平较高。“此次大赛让观众欣赏到了精湛的技艺,领略到了潮乐独特的魅力,更感受到了潮汕文化深厚的底蕴。”节目中,王庆苏打趣说,此次比赛器乐类演奏者从幕后走到前台,“绿叶”也能变“红花”。

在王庆苏看来,潮州音乐不管是音乐类还是曲乐类,其音乐风格古雅清正,表演形式灵活多变。比赛中,不乏让人耳目一新的参赛作品,既保留传统,又有所创新,让古朴典雅的潮州音乐重新焕发异彩。像辜晴雯参赛节目选自潮剧曲牌《石榴花》,通过重新编创,使之成为一个乐曲型的参赛曲目;林博海参赛的《昭君怨》音色饱满,基本功扎实,时而平和,时而起伏,再现了昭君出塞的动人故事。

选手们不负众望,比赛高潮迭起,精彩演奏赢得了现场评委和观众的阵阵掌声。王庆苏表示,选手们守正创新,通过编创、配器,参赛作品既有继承传统、保持原汁原味潮乐特色的经典曲目,也不乏更为本土化的改编曲目,可谓是传统与创新、经典与潮流的激烈碰撞,让观众领略到潮乐的独特神韵。

来源:汕头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