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梓,“新”崛起的制造小镇|高质量发展·深圳“街力”棒①

南方+

乘坐深圳地铁14、16号线一路向东到尽头,驶入坑梓锦绣东路,宽广的道路两边整齐排列着栋栋写字楼,一条3.6公里长的BT大道集聚了超200家生物医药类企业。

站在新产业生物总部大楼向外眺望,东边有微芯药业、理邦仪器,反方向是世界500强赛诺菲巴斯德;不远处,沙田北未来产业小镇热火朝天开发建设。“我坐在办公室,看着这里一天一个变化。”该公司董秘张蕾说。

坑梓街道全域位于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核心园区内,如何以自身发展,为深圳市、坪山区的高质量发展“提速”?

作为深圳的工业重镇,坑梓街道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理念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坚持制造业立街,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持续擦亮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2块国字招牌,打造一批高辨识度的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出圈”,打造“深圳BioPark”产业地标,生物医药“首选坪山、布局坑梓”成为业内共识;

新能源汽车产业“走红”,全国首个百米装配式“摩天工厂”拔地而起,培育了比亚迪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沙田北片区入驻光峰科技、光弘科技、方大智源等企业,未来科创小镇蓄势待发。

可以说,坑梓街道正在开启城区全方位“升维”的历程,在一条崭新赛道上全力加速奔跑,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和坪山区“产业支柱”。

走进拉普拉斯新能源产业园,一栋栋白色工业厂房里,一排排自动化设备不断运转,这里平均每月饱和生产多台大型光伏制造装备。

拉普拉斯是一家光伏先进产能核心设备“独角兽”企业,落地坑梓那年即实现近6000万产值,近年来更是突破一个又一个新一代TOPCon电池核心设备技术难关,填补国内高效光伏电池高端装备技术领域的多项空白。

以前经济发展靠加工制造业企业,如今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坑梓产业增长的“主力”,通过前瞻布局新赛道,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坑梓街道经济发展动能成功切换,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经过多年积蓄发展,坑梓街道集结了比亚迪、赛诺菲巴斯德等一批龙头“链主”,初步形成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主导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新格局,现有460家生物医药类企业,293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91家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上的新能源企业,39家坪山百强企业,彰显了坑梓在坪山产业版图中的分量。

产业空间是坑梓街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将为坑梓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近年来,坑梓街道将土地整备作为“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尤其是去年,面对全区52%的土地征拆任务量,街道坚持“党建+攻坚”工作模式,全力以赴整备沙田北“平方公里级”产业空间,完成签约260栋10.13万㎡、拆除410栋17.78万㎡,沙田北24个重点项目供地任务完成23项,为全市全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提供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坑梓街道坐拥全区3/4的工业上楼项目,将工厂搬到楼上,打造“垂直工厂”向天空要产值,推动“平面工业”向“立体工业”转型,新空间不断“生长”出来。

在物理形态上,坑梓“向天借地”要空间,助力产业垂直生长;在时空网格里,坑梓数字赋能“上云端”,向“数据”要质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前我们做一个新药需要十几年,花费几十亿。现在使用华为盘古大模型中的辅助制药模块,可以将研发周期大幅缩短,并且降低成本赋予更大的创新空间,推动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介绍。

站在开沃大厦顶楼俯瞰坑梓,沙田北片区平方公里级产业空间版图已然成型,光峰创智谷主体建筑封顶,预计年中可竣工;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二期工程收尾,一批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如今,坑梓让外界纷纷看好,吸引了众多产业项目纷纷落地,正在聚集更多的发展新动能。

为什么来坑梓?

因为这里为每一位奋斗者提供舞台,助力每一个企业家追梦圆梦,以“最小颗粒度”推进服务提质。

坚持服务好现有企业是最好的招商引资,坑梓街道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搭平台、找订单、解难题。

在坑梓街道,每个月定期召开“深聊一下”早餐会,由街道党工委做东,邀请企业家代表做客“初心小筑”,让企业直接与需求对应的区直部门负责人当面“对话”,现场办公回应关切,打破行政壁垒,搭建起一个务实高效的政企沟通平台。

从早餐会的细节就能看出坑梓助企发展的良苦用心。街道改变传统的“政府端菜上门”为“企业点菜下单”,由企业商定日期、提出主题需求、指定服务内容,再对应邀请有关部门,把早餐会的效用放到最大。“吃的是简朴早餐,谈的是发展干货,强的是发展信心。”普瑞金董事长栗红建表示,“有需求当面直接提,给我们省去不少麻烦,这份服务企业的真心给了我们温暖。”

近年来,坑梓街道扎实开展“万名干部助企行”和“我为企业找市场”行动,成立5个“助企行”专项服务小组;推动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服务部,持续打造“产业党委+基地服务+强链平台+N”服务模式;联合职能部门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座谈会、知识产权布局小论坛等;倾力打造“书记红娘工作室”,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另一方面,街道积极推动院校、医院、企业在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转化、应用等领域开展更广泛深入合作,打通医学科技创新链条,促进区中心医院与辖区内生物医药企业加大药品器械采购、临床研究产业化合作。

一个有氛围也有温度的产业重镇,也让更多企业愿意留在坑梓、携手未来。

随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人流、资金流、技术流加速流动,不仅带来了大量人气,也真正激发了城区活力。日前,研究机构赛迪四川发布“2024活力街道500强暨中部100强、西部100强”榜单,坑梓街道成功上榜。

在坑梓,既有敢于创新的经济业态,也有永不磨灭的文化记忆;既是十字路口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也是万家灯火中散发出的烟火气。近年来,坑梓街道瞄准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活力城区建设,构建一个高端、平衡覆盖全域的全方位服务、支撑体系,推动城区建设发展由规模驱动转向质量驱动。

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坑梓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潜力。坑梓腰鼓、舞麒麟、大盆菜等客家传统延绵至今,1753年建立的“新乔世居”等19座客家古建筑群落伫立完好,享誉东江地区“革命摇篮”的百年老校光祖中学,开南粤近代教育之先河,“家国之光”理念一代代传承。

朝气蓬勃的青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是城区活力的代名词。坑梓率先发布“夜市地图”“美食地图”,打造育新烧烤街,升腾人间“烟火气”。另外,坑梓科技文化中心正稳步推进,莹展荟、凤凰安荟邻等商业中心正加快建设,还有各类文化活动,满足年轻人的生活需求。

交通畅达是发展硬实力,也是品质城区的标配。坑梓发力交通项目攻坚,目前地铁14、16号线建成通车,规划长达15年之久的秋宝路拓宽改造全线签约,同时停车泊位持续“上新”,新增1100余个机动车停车位,降低百姓通勤和居住成本。

变化不仅来自居民的“身边小事”,还有各家孩子读书的“大事”、家人看病的“要紧事”。医疗方面,坑梓有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合作的坪山中心医院;教育方面,坑梓有与深圳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合办的名校,14所公办义务学校,17所幼儿园。

在不断的蝶变中,坑梓街道最大的发展机遇也悄然而至。当前,坑梓潜在的土地优势、后发优势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跨越式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期。

今年,坑梓将以沙田利益统筹项目为支撑点,高标准建设沙田北未来产业小镇,构建科创企业集聚、大众创业优选、创投资本云集、商务休闲配套等科创生态,打造国际化、田园风、岭南特色的“三生”融合城区。

向“高”攀升,向“新”而行,一轮新的产业想象,正在坑梓打开。

【策划】甘雪明

【统筹】曲广宁 凤飞伟

【撰文】黄诗妤


编辑 李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