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记者从三水区教育局获悉,该局发布2024年第一批社会机构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课后服务“白名单”调整课程项目工作公告,以及启动2024年第二批社会机构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课后服务“白名单”遴选工作的公告。这两则公告的出台,将为当地家长和学生提供优质教育选择,推动教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有利于三水推进“双减”政策。
提供体育类素质拓展课程的机构,可申请进入课后服务“白名单”。 南方+ 尹辅华 拍摄
今年第一批课后服务“白名单”可调整
自“双减”实施以来,三水很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选择参加校内课后服务。
但由于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师资和人员缺口明显,加之现有学校里现有的音体美等教师又无法满足大量的拓展性课程需求,所以让入列课后服务“白名单”的机构,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在现阶段减轻教师负担、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解决方式。
如2024年1月27日-2月2日,三水区教育局对2024年社会机构参与课后素质托管服务第一批“白名单”初审合格结果作出公示,期间未受到机构申诉及群众举报,最终确定50家机构入选当次“白名单”。
那三水的课后服务“白名单”有哪些特点?以广东省一级学校三水实验小学为例,该校在今年寒假期间,发布了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课后服务素质拓展第三方机构遴选报名公告,称学校拟开设科创与思维类课程:门萨思维、青少年无人机、小小科学家、围棋、思维导图、六种魔方还原、机器人编程等。
另外,在艺术与表演类课程中,设置管乐、合唱、少儿中国舞、街舞、芭蕾舞、创意美术、硬笔书法;至于体育与健康类课程则有足球、篮球、羽毛球、排球、游泳、乒乓球;语言与素养类课程为小主播。
从上述课程看,很多入列三水课后服务“白名单”的机构,都有机会在该校找到发挥空间。
此次三水区教育局发布2024年第一批社会机构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课后服务“白名单”调整课程项目工作公告,就是希望通过此举,让校内课后服务以基本托管服务为主,与素质托管服务相结合,坚持自愿,普惠非盈利原则,进而提高全区校内课后素质托管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后素质托管资源,目前相关机构已可报名申请课程调整。
三水区教育局称,设置课后服务“白名单”,是为了规范三水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课后服务第三方社会机构的引入与监管,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课后素质托管服务质量。三水区实行的“白名单”动态管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素质托管服务实际情况进行增补及剔除。
开启今年第二批课后服务“白名单”
在对今年第一批课后服务“白名单”进行调整同时,三水区也同期启动第二批课后服务“白名单”遴选工作,进而让更多学校受益。
按照三水区教育局要求,提交材料的机构不得提交存在安全隐患的课程,且申请的课程不在《三水区社会机构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课后服务开设课程清单》,不允许进入学校授课。
那有资质的社会机构能提供哪些素质拓展课程?三水区教育局给出了方向。
比如艺术类可以提供歌唱、器乐、语言艺术、戏曲戏剧、舞蹈、绘画、雕塑、摄影、手工等;体育类则为各种体育项目、棋艺等;至于科技创新类可涉及STEAM教育、科普、信息技术、创客等。
为了确保课后服务“白名单”质量,三水区教育局将联合相关部门不定时抽查“白名单”内机构课程设置情况,如若发现机构存在虚假师资等情形,将列入课后服务“黑名单”,三年内不得在该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待提交程序走完后,三水区教育局将组织审核小组,对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向社会公示,第三方培训机构必须经过审核方可进入校园开展素质拓展课后服务,再由学校组织遴选具体的机构和素质拓展项目。
“我们欢迎热爱教育事业、支持普惠非营利原则、合法合规经营、证照齐全、具有专职专业人员的机构积极参与到三水区素质托管服务工作中。”三水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参与今年第一批课后服务“白名单”调整课程项目的机构,无需重复参与第二批“白名单”遴选。
【撰文】南方+记者 尹辅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