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二酸菜鱼”中的加州鲈鱼哪里来?河源东源工厂化养鱼项目了解下

南方+ 记者

居住在东源县灯塔镇结游草村的加州鲈鱼,生存环境、生活“圈子”与众不同。不同于刻板印象中四四方方的鱼塘,这里的鱼池圆圆的。590个直径6.2米、深约1.5米的圆池分布在8个循环水车间中。每个圆池能容纳约5000尾加州鲈鱼。从这里长大的加州鲈鱼,经过深加工后,大部分被端上餐饮品牌“太二酸菜鱼”的餐桌。

近年来,河源结合山区丘陵地貌特征,成功引进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动加州鲈鱼工厂化养鱼项目落地。工厂化养鱼与传统养殖有何不同?这一设施化农业背后有哪些科技力量支撑?联农带农效果怎样?一起来看看!

00:20

1个圆池相当于1亩鱼塘

广东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上市公司九毛九集团和广东凯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以规模化养殖加州鲈鱼为主,在佛山等地自有养殖土塘3000余亩,主要为九毛九集团旗下“太二酸菜鱼”餐饮品牌提供优质加州鲈鱼产品。

2020年,河源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上海海洋大学展开调研试验;后投入近3亿元,与东源县“强村公司”登答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加州鲈鱼共建养殖场。2022年3月,基地正式投产,就此拉开工厂化养鱼帷幕。

“1个圆池相当于1亩鱼塘。”河源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潘强解释,1亩外塘占地面积约667平方米,大约养殖4000至5000尾鱼;而每个圆池占地面积仅28平方米,养殖数量与外塘相当。

河源太二工厂化养鱼并不包括育苗环节。对鱼苗进行一轮标粗后,投向圆池开始养殖;大约8个月后,加州鲈鱼重达8两至1斤,便可进入加工环节或直接送到销售市场。潘强提及,标粗属于中间环节,成活率更高。倘若培育种苗是从0至1将受精卵培养成形。那么,标粗可说是从2至4,技术人员将已长至2公分的鱼苗培育至4公分;相对育苗,标粗的风险较低。

“加州鲈鱼塘口价每斤可达17元,养其他鱼不一定能回本。”潘强坦言,工厂化养鱼前期设施投入较多,后续运营成本高。不过,高密度养殖带来较高产量,一般能够覆盖成本。

截至目前,河源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有8个循环水车间,590个圆池全部投产。去年,实现产值1497万元。今年,该公司投苗量600万尾,预计产量450万斤,产值7200万元。

590个直径6.2米、深约1.5米的圆池分布在8个循环水车间中。每个圆池能容纳约5000尾加州鲈鱼。

循环水养殖利于水质管控、疾病防控

在工厂化养鱼循环水车间中,触目所及的虽是一个个圆形的池子,但池底实是锥形。“传统土塘四四方方,边边角角容易沉积底泥。而锥形圆池不仅能够精准投喂,而且方便集合粪便。”潘强告诉笔者,基地采用循环水养殖技术,通过微滤机、生化池和增氧机等设备,养殖废水能够循环再利用,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具体而言,工厂化养鱼车间配备臭氧消毒系统,通过使用臭氧对水体消毒,能够及时消除有害物质,防止细菌滋生。而微滤机能够过滤大颗粒粪便、残渣等固体废弃物。相较传统土塘,工厂化养鱼在水质管控、疾病防控、生产流程溯源等方面更具优势。

“车间既隔热又保暖。水体24小时不停循环,两个小时就循环1次。上半年强降雨以及近来的高温天气,对养殖的加州鲈鱼影响不大。”潘强说。

去年6月,河源市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式签约。“争取把加州鲈鱼端上香港同胞的餐桌。”潘强提及,二期项目将对管道、生化池进行完善改造,集污方面做出调整;改变饲料结构,增强鲈鱼体质,并培育更多特色优质鱼种。

河源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东源县“强村公司”登答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加州鲈鱼共建养殖场。

值得一提的是,河源太二一期50余名负责投喂的员工,基本都是当地人。因生产集约化,1人便可管理20至30个圆池。此外,公司还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约400名养殖户参与工厂化养殖。“养殖户拥有2000余个圆桶,每桶纯利润可达1.5万元。”潘强提及,河源太二渔业向养殖户供应鱼苗、饲料,并提供技术支持;待鱼儿长大后,太二亦会向养殖户回收成鱼。

南方+记者 李娇

通讯员 陈振敏


编辑 宋芾
校对 蓝淑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