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原诗赏识:
在画面构建方面,苏轼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江晚景图。画面中,翠绿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盛开的桃花,江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温暖而明亮。鸭子在水中嬉戏,似乎最先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而满地的蒌蒿和短小的芦芽,又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最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到河豚欲上时,让人仿佛看到了春江水面上鱼儿跃动的情景,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春江晚景,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向往。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在向读者传达着春天的信息。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药材:蒌蒿
别名:蒌蒿、水蒿、柳叶蒿、驴蒿、藜蒿、香艾、小艾、水艾。
来源:为菊科植物蒌蒿的全草。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效:利膈开胃。主食俗不振。
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药食同源
0
1
清炒蒌蒿
材料:蒌蒿、大蒜、盐、食用油。
做法:
1.蒌蒿洗净切段,大蒜切末备用。
2.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大蒜末爆香。
3.加入蒌蒿段,大火快速翻炒至断生。
4.调入适量盐,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功效:清热解毒,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
0
2
蒌蒿炒肉丝
材料:蒌蒿、猪肉、料酒、生抽、盐、淀粉、食用油。
做法:
1.蒌蒿洗净切段,猪肉切丝备用。
2.猪肉丝中加入料酒、生抽、盐、淀粉拌匀腌制10分钟。
3.锅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放入腌制好的猪肉丝滑油至变色。
4.加入蒌蒿段,大火快速翻炒至断生。
5.调入适量盐,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功效:增强体力,健脾开胃,滋阴润燥。
蒌蒿作为家常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适合不同人群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蒌蒿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孕妇也应谨慎食用。在烹饪过程中,应注意适量添加调味料,以保持其原有的清香和口感。
蒌蒿的传说故事
关于蒌蒿的另一个著名故事是“皇妃菜”的传说。相传有位姓黄的女子因天生丽质被选入皇宫,后因思念家乡托人从家乡带来藜蒿。皇后因嫉妒而诬陷她专吃野草根,并将其打入冷宫。几年后皇帝微服出巡,品尝到藜蒿后意识到黄妃的冤屈,于是在黄妃的出生地修建了“黄妃陵”,并将藜蒿钦点为“皇妃菜”。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与本团队联系;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