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7日,我市出现大暴雨,市区多处地区出现内涝现象,造成大量居民出行受阻,部分地区出现险情。因暴雨过后潮州市部分区域水位迟迟不退,市民群众对潮州城市排水系统及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提出质疑。日前,记者走访了我市有关部门,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务局等部门对相关情况进行回应。
7月29日新闻视频
据中央气象台官网信息,7月25日22时—26日22时,潮州国家站24小时降雨量达284.9mm,居全国国家站首位。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务局回应,本次潮州城市内涝主要客观原因之一在受台风“格美”外围环流影响,本轮降雨来势猛、强度大且集中。潮州市中心城区防洪能力(堤库结合)达到防御韩江100年一遇洪水标准,但排涝能力尚未能有效应对30年一遇暴雨,降雨量远超排涝能力。
市水务局表示,我市本轮强降雨涝灾主要发生于韩江西岸的市中心城区、韩江东岸的河内湖片区。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短历时强降雨造成潮州市相关河流水系水位骤然上涨,加之台风和海潮的影响,外江水位过高。受外江洪水及海潮顶托,我市多地围内水不能及时排出。
市城管执法局介绍,市中心城区西岸地势总体东高西低,排水方向自东向西,市城区雨水经排水管道收集后分别汇入老西溪、三利溪、河浦溪等市区的主要排水干渠。7月26日14时35分,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红色预警是指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这对排水系统是严峻的考验,集中降雨瞬间降雨量超出了城市排水管道的排放能力,加之受短时强降雨及持续暴雨影响,市城区下游三利溪、老西溪等外围排水河涌压力大增,水位在降雨开始不久后均已满溢,市区主要排水干沟受下游排水顶托出现倒灌现象,因此市区大部分低洼路段出现积水迟迟不退的现象,需待下游雨停后水流排出枫江,城区的积水方可顺利排到下游再流入枫江。极端降雨事件意味着超大量的雨水在短时间内降落,即使雨水管道设计得非常好,面对大规模的降雨量,可能也会不堪重负,无法迅速排除,大范围积水难以避免。
据了解,为解决枫江潮州段水质低劣问题,我市于2021年2月启动枫江工程一期项目,包括新建污水管952公里、新建污水管相应区域范围内配套入户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现状排水管涵检测清淤修复等内容。针对市民群众提出的对雨污分流工程的相关质疑。项目设计单位有关专家回应,枫江项目是新建一套污水管网单独收集污水,建设雨污分流制,收纳空白区污水和分离原合流管道中的污水单独处理排放,雨水仍通过原合流管排放,本次枫江项目不对雨水管道进行改造,保留原有雨水排水通道,不影响雨水排放。
“潮安发布”编辑部
编审:刘俊雄
责编:王晓丹
编辑:郑荣
来源:潮州电视台、看潮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