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理青年行】侗韵古律:侗戏与侗族大歌在新时代交响共鸣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
+订阅

炎炎夏日中,一场关于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探索之旅于7月18日展开。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侗乡新语”实践团进行了一场专题调研活动,旨在挖掘并传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特的文化瑰宝——侗族大歌与侗戏,为新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贡献力量。

吴春月老师向实践团介绍侗族大歌(霍子乐 摄)

当日上午, 实践团首站抵达“侗族大歌”文化馆,代表性传承人吴春月以其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情感,向实践团成员详细阐述了侗族大歌的起源、特点及其多样化的种类。“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包括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等七大类别。侗族大歌主要以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由和声的演唱形式著称,展现了侗族人民对和谐之美的追求与创造。”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吴春月介绍到。近年来,为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瑰宝,在政府的支持下,文化馆采取“定点教学、随到随学”的措施,开办了数百期“侗族大歌”培训班。此外,还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直播、录播等多种形式,将侗族大歌的美妙旋律传播至更广阔的天地。

在吴春月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还学习了基础侗族大歌的演唱技巧,深切体会到了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与故事。一曲《蝉之歌》的演唱,更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感受到了侗族大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当日下午,实践团一行前往三江县南寨村的侗戏文化综合楼,拜访了侗戏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传承人杨开远先生。杨开远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侗戏的历史、特点及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介绍到,侗戏全部用侗语对白演唱,语言生动、形象,与音乐紧密结合,深受群众喜爱。侗族没有文字,过去的剧本内容都是靠口口相传,丢失了很多剧本。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家才开始“以汉字记侗音”的方式,恢复和保存部分侗戏剧本。实践团成员看到侗戏文化综合楼的墙上陈列了许多剧本,多取材于侗族的历史、传说、以及生活故事,或是其他的剧情与侗文相结合。

参观中,一件件精美的戏服吸引了实践团成员的注意。“戏服从布料、花纹再到头饰,全部由手工制成,耗时久,成本高,易损耗,一般只在节日及汇演时才会穿戴。”杨开远介绍到,戏服不仅是侗戏艺术的载体,更是侗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杨开远向实践团展示侗戏的唱法(吴章娟 摄)

此外,杨开远还分享了自己学习侗戏、传承文化的艰辛历程。他自15岁起受父亲影响开始学习侗戏,至今已数十载春秋。他不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更在传承上不遗余力,将侗戏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土地上。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实践团成员,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践团成员庄麒勋表示:“侗戏不仅是侗族千年文化的结晶,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大力弘扬侗戏,挖掘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为传承三江非遗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专题调研,“侗乡新语”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更被侗族大歌与侗戏的独特魅力所深深吸引。他们纷纷表示,这次调研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旅行,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努力,为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文淼莹 宋依博 全春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