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阮镇上巷村党支部:念好“凉瓜经”,蹚出致富路

南方+ 记者

上巷村。

上巷村位于蓬江区杜阮镇中南部,面积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500人,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杜阮凉瓜的核心种植村。上巷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3人。

近年来,上巷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强村 产业富村”的思路,积极探索“强村公司+合作社+党支部+农户”模式,做大做强“凉瓜经济”,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从经济薄弱村到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的蝶变。2023年,上巷村集体经济收入459万元,较2017年增长约3倍。

“强村公司+合作社+党支部+农户”

做大做强“凉瓜经济”

过去的上巷村,凉瓜以农户自产自销为主,品质参差不齐,市场认可度不高。为走出困境,2021年,上巷村组建凉瓜合作社党支部,把支部建在产业上,让大家团结在了一起。

针对农户种植意愿不高的问题,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头,先学新技术、先试新品种、先用新设备、先承担风险、先开拓市场,带领大家扩种增产。还从集体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奖励在凉瓜种植和乡村建设中有贡献的村民。

同时,通过合作社“统一收货、统一挑选、统一结算、统一代销”,实现购销两端“降本提价”和生产端“技术推广”,推动凉瓜种植规模化、专业化,不断提升上巷凉瓜的品质和口碑。随着销路的打开,几年间,上巷村凉瓜产业越做越大,种植户由原来的26户增至100余户,种植规模由零散种植扩大到500亩,年产量提高到100万斤,销售价格上升到每斤15元左右。

合作社“统一收货、统一挑选、统一结算、统一代销”。

为整合更多资源要素,培育乡村产业、带动村民增收,2023年,上巷村成立了产业服务公司,还聘请乡村CEO团队,绘制上巷美食旅游地图,开办生态农场,打造凉瓜小馆,引入餐饮小店,举办乡村市集、歌唱舞蹈比赛,不断丰富乡村多元业态,吸引周边游客,带旺乡村人气。

村党支部还加入了杜阮凉瓜产业链党委,与顺丰速运党支部开展“村企结对”,在保险配送凉瓜的同时,降低25%运费成本;与江门广播电视台结对,为上巷凉瓜直播带货,进一步打响“杜阮凉瓜上巷正宗”品牌。

产业兴带动研学热

推动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去年起,上巷村党支部积极链接上级资源,搭建首期约30亩的种植大棚,实现自动喷淋一体化,减少养分流失和病虫害,逐步打造出连片的凉瓜现代化种植示范区。“大棚凉瓜预计年产量将提高50%。”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信心满满。

搭建种植大棚。

今年4月,大棚凉瓜“鲜行”上市,不但受到了市民热捧,还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亲子家庭、学校师生前来研学。为此,上巷村党支部结合村里特色凉瓜产业,“串点成线”设计出一条乡村研学路线,推出“杜阮凉瓜研学之旅”活动,研学点主要包括凉瓜种植大棚、上巷生态农场、凤眼果主题公园、进村彩虹道、凉瓜小馆、村党群服务中心等,让孩子们走进自然、体验农耕、学习知识,品尝劳动的乐趣。至今,已吸引近3000人次参与。

推出“杜阮凉瓜研学之旅”活动。

今年6月底,上巷富民工坊开业,凉瓜面、凉瓜饼、凉瓜蛋挞、凉瓜千层糕、凉瓜冻柠茶等特色周边美食,让每一名前来研学打卡的市民都赞不绝口。“开业以来,富民工坊已收到订单数千单,还让几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上岗就业。”黄梅芳介绍。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上巷村党支部还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打造进村“彩虹道”,沿路开展房屋外立面改造,种上黄花风铃木、三角梅等300多棵。发动村干部、村民群众,与结对机关党员干部携手,种下2000多棵凤眼果树,打造“凤眼果主题公园”。通过“挂牌设岗”,推动党员带头认养认护新种树苗,建立起绿美长效管护机制。

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采写】南方+记者 郑琦

【图片】蓬江区委组织部

编辑 李衡昌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