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块弹性十足的跳板来说,起板一千次也不会有一次完全相同。
25岁的广东跳水运动员陈艺文,用了16年的时间站上巴黎奥运会舞台。在27日进行的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比赛中,她和搭档昌雅妮稳稳地一路领先,拿下了这块宝贵的奥运金牌。
来时路上的所有坎坷,终将止于鲜花盛开之时。
从“半开玩笑”开始的跳水生涯
陈艺文的妈妈孙铭茵是湛江霞山人,那里是著名的“跳水之乡”。巧合的是,时任广东省跳水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吴国村家和艺文妈妈娘家是邻居。
2008年,八岁半的小艺文跟着父母回湛江探亲过年,艺文妈妈和吴国村相约一起吃了一顿饭。席间,她半开玩笑地向吴国村询问:“我想让女儿来学跳水,可以试试吗?”
对于跳水这个项目来说,一般起步都在五六岁。艺文妈妈得到的回复是,“条件不错,但(年龄)太大了一点”。
为了跳水,陈艺文从小就留着短发
不过,吴国村后来还是让劳丽诗和何冲的启蒙教练钟权生带着她去了湛江赤坎业余体校。在那里,小艺文看到其他孩子进行陆上训练,觉得很好玩。
妈妈问她,“想不想练?”小艺文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妈妈告诉她,如果真正喜欢就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艺文也答应了妈妈:“我可以做到!”
“她从小到大都是那种很好动的孩子”,陈艺文的爸爸陈峻锋告诉记者,“当时我们都是觉得说让她玩玩,练几个月再说。那时她还小,还不懂得这个选择究竟意味着什么。”
前排右三是小时候的陈艺文
但既然做出了决定,肯定会有付出。陈艺文离开了海口的家,来到湛江开始练习跳水,寄宿在阿姨家里,爸爸每个月会去湛江看她两三次。
“去的时候,艺文连游泳都不会。教练拿绳子绑在她的腰上,在岸上拉着她往前游。后来练了一两个月以后,她就想家了,吵着要回家。她从不抱怨训练苦,总是因为想家才哭。”陈爸爸回忆说,“那我当然是哄她,鼓励她,让她再坚持一下。”
那时候,谁都没有想到,8岁半才开始练跳水的陈艺文,能够最后走到如今的奥运赛场上。
努力坚持下敲开国家队大门
2008年年底,中山跳水队成立,选中了陈艺文。进入中山队不久,陈艺文又被选进了广东省体校,到惠州进行集训。
她离家又更远了一些,父母一个月去看她一两次。惠州的训练场地是露天的,小队员们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在外面练,夏天炎热,冬天则冻得人瑟瑟发抖。常年训练的陈艺文身上小伤不断,看到身上的淤青,陈妈妈总是心疼得流泪。
“虽然训练的日子很紧张很苦,但她还会记得父母的生日,每逢生日就给我们寄张贺卡,或者是买个小礼物。”艺文爸爸说起女儿的懂事,语气里是满满的欣慰。
“我当时和她会约定,如果达到什么样的一个小目标,就给她相应的奖励。当时离得远,我们给她买了手机,后来就说如果跳到多少分,老爸就给你换手机之类的。她给爸爸承诺的,全部都做到了。”陈峻锋说。
那时候,陈峻锋让小卖部的老板一个星期给女儿20块钱零花钱,他去的时候统一“结账”。后来过了很多年以后,陈艺文笑着给她爸爸揭秘,“其实你当时给的是最多的”。
2010年10月,陈艺文入选了有着“国家二队”之称的广东省跳水队。到了省队之后,不管是管理方面还是训练条件,都有了不小的改善,父母逐渐放心了。“她当初基本功比较差,但是悟性很高,学东西很快,进步得也快。和她一起练跳水的那批人,最后就只出来了她一个。”陈峻锋告诉记者。
她的努力、坚持收到了回报。2015年10月,陈艺文在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夺得女子一米板、女子三米板双冠;2016年6月,陈艺文在全国跳水冠军赛中获得女子一米板冠军,这场比赛同时也是2017年国际泳联世锦赛的选拔赛。
全国大赛中频频摘冠,让陈艺文终于敲开了国家跳水队的大门。
16年付出终成奥运冠军
“进入国家队之后,艺文心中有了目标和梦想,我们从那时开始,便不再过多去鼓励她了。”陈峻锋说。
但对自己要求颇高的陈艺文,总是会自己给自己加压。
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是陈艺文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她因为紧张,在一米板和混合团体比赛中都没有发挥好,最后没能站上领奖台。
事后她总结经验,充分把握走板的节奏,因为从走板开始,每一步都关系到最后的成败。经历过那一次的失败,陈艺文反而更有信心了:“我觉得我能够达到更高的高度。”
自那之后,陈艺文更加注重心态的调整,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
2017年5月,在全国跳水冠军赛暨全运会预赛上,陈艺文以优异成绩获得女子一米板冠军,这是她获得的第一个全国冠军。
2018年6月,陈艺文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冠军——第21届国际泳联跳水世界杯男女混合全能冠军。
东京奥运会,陈艺文作为二线主力队员同备战的师姐们一起参加了集训。而到了巴黎奥运周期,施廷懋退役,陈艺文成为了女子跳板项目的绝对主力。
2022年、2023年两届世锦赛勇夺双金,她成功地接过偶像施廷懋的接力棒。尤其是2023年,陈艺文横扫国际赛场,拿到了包括世界杯、世锦赛在内的所有国际大赛的单项、双人冠军,也因此被世界泳联评选为2022年、2023年度最佳女子跳水运动员。
“奥运冠军是她的最高梦想。”孙铭茵说。今天,陈艺文终于圆梦。
而在看似轻描淡写、顺理成章的背后,却是16年的付出与坚持。
南方+记者 朱小龙 彭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