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41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下称“NOI”)结束,本届比赛共有来自全国502名选手参赛,其中包括290名正式选手及212名夏令营选手。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参赛的5名选手中,2名学生在比赛中夺得银牌,分获北大、清华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该校获评“NOI优秀学校”;2位信息学竞赛教练获“NOI金牌教师”,在广州市属学校中位居前列。
从左到右依次为教练蔡子健,学生陆梓炀、王孜研,教练王晓鹏。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定的五大学科竞赛之一,是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的信息学竞赛和普及活动,是国内信息学领域内面向中学生的最高水平大赛。赛事集中了全国最有计算机科学才华的中学生,多年来选拔和培养了大批计算机优秀后备人才。
经过激烈角逐,广大附中高二年级学生陆梓炀、王孜研取得银牌,获清北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高一年级学生万睿希、戴恒飞达铜牌分数线;初三年级学生张乐涛达银牌分数线。
在NOI创建40周年之际,中国计算机学会还表彰了在过去的五年中为NOI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广大附中获“NOI优秀学校”称号。同时,该校信息学竞赛教练王晓鹏和蔡子健荣获“NOI金牌教师”称号。
广大附中获“NOI优秀学校”称号。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旨在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结合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基础学科和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获得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的学生,意味着可以直接进入后续选拔环节,免去了入围资格筛选。
“近年来,我们不断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五大学科竞赛发展快速,目前已建立起了覆盖各年龄段的竞赛生的选拔、培养机制,对优秀的竞赛选手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精细化的培养。”广大附中信息学竞赛教练王晓鹏说,广大附中已经成为广东省内信息学竞赛的龙头学校之一。
信息学竞赛与大学计算机专业高度衔接,内容涉及算法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等,不少参赛学生在大二或大三年级就已经具备了发表论文的实力,有较好的信息学知识基础。
“信息学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建模、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并非简单的编程,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数学和逻辑能力,文化课要求也不低。”王晓鹏说,热爱信息学,能专注自律、持之以恒的学生,才能在竞赛的道路上“走出”好成绩。
南方+记者 陈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