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盛夏,韶关学院5000余名青年大学生再出发,用脚丈量大地。
2024年上半年,学校与地方团组织共建了5个“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工作站,组建了以“义诊进社区”“普法进社区”“心理咨询进社区”和“家电维修进社区”为主题的多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并在“百千万校地通”上成功与地方的150余项需求结对。
在校地合作领域,韶关学院不断探索新方法、摸索新路径。近年来,韶关学院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人才优势,秉承“地方所需,韶院所能”的服务理念,以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努力为广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韶院力量。
如今,近3万余名韶院学子投身基层实践、深入田间地头,足迹遍布粤北各县镇村街道。
快来一睹各支实践队伍的风采,为你pick的队伍点赞!(可多选) 1.“百史润百乡”实践队(马克思主义学院) 2.法润珠玑,爱满古镇—乡村振兴实践队(政法学院) 3.“杏”手拈来,“语”你同行实践队(文学与传媒学院) 4.“青春直播,暖心助农”点燃双百“新引擎”实践队(数学与统计学院) 5.“山里红”党员志愿服务实践队(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6.爱心“绝”螺—福寿螺生态防控宣讲示范实践队(生物与农业学院) 7.“马不停蹄”实践团(食品学院) 8.“体育新力量”助力“双百行动”实践队(体育学院) 9.“纵向帮扶武江中小学,点燃乡镇少年科技梦”实践队(智能工程学院) 10.“韶语筑梦,支教韶关”“百千万工程”实践队(外国语学院) 11.“童声绘梦助农公益行”实践队(教育科学学院) 12.走进南雄,精品之旅—南雄精旅线路设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旅游与地理学院) 13.“绘美乡村”红色南雄多彩乡村墙绘服务队(美术与设计学院) 14.“E路同行”智慧农业科普实践队(信息工程学院) 15.广东千村调查(韶关)社会实践团(商学院) 16.纵向帮扶乳源“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工作实践队(音乐与舞蹈学院) 17.卒中防控健康教育进乡村实践队(医学院) 18.“善美生态”乡村产业规划发展实践队(校学生会) 19.“乡愿同行”乡村振兴突击队(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 提交
“百史润百乡”实践队(马克思主义学院)
实践队深入南雄市水口镇和珠玑镇,开展了融合红色文化传承与地方经济调研的实践活动。“探索珠玑古巷,溯珠玑历史”“烽火岁月,探红色遗迹”为两大主要活动。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发现水口镇存在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旅游业发展不成规模等问题后,团队成员积极思考,提出了发展电商平台、设计新的旅游打卡路线等建议,并与当地政府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长效化合作机制。
法润珠玑,爱满古镇—乡村振兴实践队(政法学院)
“法润珠玑,爱满古镇”—乡村振兴实践队赴南雄市珠玑镇里东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六大主题,即“送法下乡”“乡村积分制治理调研”“品牌设计及运营模式探析”“古建筑保护开发与管理”“我为百姓做实事”及“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展开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里东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学院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携手社会各界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杏”手拈来,“语”你同行实践队(文学与传媒学院)
实践队深入南雄市坪田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与语言推广活动。该团队深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致力于以文化旅游融合为思路,提炼以“银杏”为核心,以创意和再生设计为手段,对坪田镇特色的自然、人文、产业等资源进行一体化整合,通过对银杏资源和产品的拍摄,并辅以文创产品的开发,实现“乡村主题化、体验生活化、语言规范化”。本次活动通过联合坪田镇政府,开展特色义教、走访调查、文体活动、宣传片拍摄等多样化活动,大力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语言文化意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坪田镇银杏特色产业的发展。
“青春赋能,助力双百”点燃双百“新引擎”实践队(数学与统计学院)
实践队赴南雄珠玑古巷,开展“青春赋能,助力双百”直播助农活动。实践队由13名实践成员组成,结合实践地的古巷文化直播推广姬松茸等农产品,吸引500余人观看,获赞超千余次,销售额近万余元。此次活动展现了直播助农在乡村振兴中的潜力,成员们将继续投身乡村建设,展现青年担当。
“山里红”党员志愿服务实践队(化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实践队前往南雄市实验中学,开展了主题为“全力以赴,冲刺期末考试”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教室里,党员志愿者们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在期末复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同学们的需求,志愿者们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旨在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复习效率。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百行动”,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爱心“绝”螺—福寿螺生态防控宣讲示范实践队(生物与农业学院)
实践队深入南雄市水口镇沙头村、大坪村,调研福寿螺的分布情况,走进田间地头,为当地水稻种植户现场讲授福寿螺的生态防控技术,派发了治理的药品,重点向乡亲父老讲解了茶麸的在治理福寿螺领域的作用,并进行了示范操作。
“马不停蹄”实践团(食品学院)
实践团专注北乡马蹄提质,创新生物菌肥与农药应用。2023年主要开展生物农药大田实验,并筛选确定了适用于马蹄种植的生物杀虫剂为白僵菌和生物抑菌剂哈茨木霉,2024年已与北乡镇签订了50亩生物菌肥、生物农药推广示范大田协议,并在实施中。2023年获省级优秀示范项目,团队深入田间,以科技助农,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三农”服务意识,推动产业振兴,实践“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理念。
“体育新力量”助力“双百行动”实践队(体育学院)
突击队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广东南雄陈毅元帅红军学校,开展一系列“关爱农村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送教下乡活动,如“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急救知识、篮球活动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不但能够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还能增强广大师生身体素质和安全意识,营造和谐友爱互助的社会氛围。
“纵向帮扶武江中小学,点燃乡镇少年科技梦”实践队(智能工程学院)
实践队深入武江区各中小学校开展“纵向帮扶武江中小学,点燃乡镇少年科技梦”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对人工智能设备充满了好奇,Alpha Ebot机器人、灵动的机器狗、精准的机械臂以及神奇的3D打印机等高科技产品逐一亮相后,引发了学生们阵阵欢呼与赞叹。此次活动融入了物理科普小实验与家电义务维修等环节,不仅为武江区各乡镇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种子。
“韶语筑梦,支教韶关”“百千万工程”实践队(外国语学院)
实践队深入武江区惠民街道沙湖社区,开展了“英语义教辅导进社区”系列活动。队员们携满腔热忱,点亮了社区孩子们求知若渴的心灵天空,将外语的桥梁搭建至每一个渴望成长的角落,为社区教育注入鲜活的能量。同时,这也是一次对青年学子社会实践能力的深度锤炼,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成长,在奉献中收获,共同绘制一幅教育发展的新图景。
“童声绘梦助农公益行”实践队(教育科学学院)
实践队深入南雄市珠玑镇,在珠玑镇中心小学幼儿园的音乐与舞蹈教室架设搭建了临时直播间,向观众朋友们介绍南雄市特色农副产品。以期通过直播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南雄市珠玑镇的特色农副产品,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后期,实践团会将直播间所有收益都将用作公益活动,购买绘本捐赠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让广大乡村地区的幼儿都拥有多彩童年。
走进南雄,精品之旅—南雄精旅线路设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旅游与地理学院)
突击队通过参与式观察、考察、座谈等多种方式,对珠玑镇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初步形成珠玑镇“红色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三色旅游业态的新模式和新规划理念,接下来突击队将就调研资料开展具体线路规划与旅游产品设计,运用所学知识,助力珠玑镇旅游高质量发展,以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积极投身于地方基层建设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绘美乡村”红色南雄多彩乡村墙绘服务队(美术与设计学院)
服务队用他们的美术作品点亮乡村,助力乡村振兴。通过起稿、大色块铺底、图文设计、细节刻画、勾边、上防水涂料等工作,历时7天,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墙绘图案,为乡村发展建设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E路同行”智慧农业科普实践队(信息工程学院)
实践队深入南雄市水口镇,聚焦智慧农业普及与发展,与镇政府及农业企业座谈,针对水口镇特色农产品、发展瓶颈,提出智慧农业解决策略与大数据应用方案。实地调研数字乡村治理平台,体验智慧监管成效。
此外,实践队还举办了青少年信息技术科普培训班,融合专业与科普,融入美育实践,以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同时,深入陈毅元帅红军学校开展“绿美广东”宣传,推广智慧农业与绿色环保理念,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
广东千村调查(韶关)社会实践团(商学院)
实践团由10位指导老师和36名同学组建的5支队伍构成,分别进入韶关市区(武江区、浈江区、曲江区)和南雄的各村镇开展调查活动。本次实践形式主要为问卷采访调查,通过收集一系列包括基础设施、产业、乡村治理、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等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并深入实地调查,收集有效信息和相关数据,为有关部门提供乡村振兴决策方面的参考材料。
纵向帮扶乳源“三所学校”和县中质量提升工作实践队(音乐与舞蹈学院)
实践队前往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中心幼儿园和乳源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工作调研活动。了解到两所学校的基本运行情况以及他们在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实践队员们专门为学生们设计准备了“粤北采茶舞蹈韵律操”、音乐舞蹈类趣味小游戏等,通过精彩表演与教学互动,为小朋友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后期,突击队将充分结合学院的学科人才优势,为推进乳源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卒中防控健康教育进乡村实践队(医学院)
实践队员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南雄市水口镇沙头村和浈江区车站街道为群众进行义诊。在义诊区域,队员们认真为前来就诊的群众进行健康检查,对现存的健康问题提出专业性意见。在健康宣教区域,队员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大家讲解卒中预防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
下一步,实践队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谋划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路径,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新渠道,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全力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善美生态”乡村产业规划发展实践队(校学生会)
实践队在南雄市水口镇沙头村开展了涉及村民的收入、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保障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调研,进行了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生态环境及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问卷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与村民真实需求。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收集到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信息,还深刻感受到了农村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村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队员们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农村建设贡献一份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乡愿同行”乡村振兴突击队(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
“乡愿同行”乡村振兴突击队是由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不同专业的学生自行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队内成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今年暑期,突击队项目成功入围由团中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200个县开展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并于7月份前往江西省赣州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期间,队内成员始终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乡村振兴事业的坚定支持和无私奉献。
南方+记者 叶志强 李幔
通讯员 向前胜 李丽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