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首个!香港兴伦实验室群落户狮山

南方+ 记者

南海再添科创新势力。7月25日,香港兴伦实验室群项目签约落户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深科创智谷(原深圳科技园佛山科创园)。这是南海引进的首个香港科创实验室群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重点开展AI赋能教育、运动健康科学、制造测试验证三类项目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按计划,该项目将依托佛山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逐步建立与国内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佛港两地科创成果转化,赋能本地产业发展。

7月25日,香港兴伦实验室群项目签约落户狮山。 黄艳姿 摄

从对接到签约一个月

首个香港科创实验室群项目落地

据介绍,香港兴伦实验室群有限公司(简称“兴伦公司”)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黄启杰创办的独资企业,总部位于香港,集结了世界多地的高学历人才。公司主要成员曾参与香港学术及科技应用领域多项重大工程,也是多项由香港特区政府发起并推动的行业标准制定权威团队的核心成员。

当天签约落户的兴伦实验室群项目由兴伦公司投资设立,主要开展流体动力学、空气动力学、材料、检验检测、电子学习技术等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我们将重点引进AI赋能教育、运动健康科学、制造测试验证三类项目。”黄启杰表示,他曾专注学术二十余年,后下海创业,深知科研创新不应只有纯理论,更需要转化和落地。在这一方面,香港拥有人才、科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佛山南海拥有制造转化及空间优势,“我是南海人,这次‘返乡下’带来几个项目,希望能够让港佛双方优势互补。”黄启杰说。

项目负责人登台介绍项目情况。 黄艳姿 摄

当前,南海区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新一轮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机遇,积极响应佛山关于共建香港(佛山)科创转化合作区的工作部署,不断加快与香港深度合作的步伐,充分发挥南海与香港文化同根同源、交通发达便捷、产业互补性强、经贸合作紧密等独特优势,以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丰富雄厚的产业集群使香港国际科创中心的成果在南海加快转化落地。

自2023年初开始,佛山高新区南海园管理局就已谋划以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作为香港(佛山)科创转化合作区,相继组织开展科技成果直通车(香港站)活动,拜访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汇贤智库等机构,推介南海区产业基础、产业空间,并与香港兴伦实验室群有限公司建立了联系。

此后,佛高区南海园管理局会同佛山西站管理局全力做好项目的洽谈和落户工作,仅用时一个月,就已完成该项目的工商注册、税务、外资等全链条落户工作。

香港科创+佛山制造

为建设最强湾区助力

活动现场,兴伦公司还与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签订了共同促进高校成果转化的合作备忘录,与佛山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签订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的合作备忘录。

其中,共同促进高校成果转化合作备忘录的合作内容涵盖共享科技服务领域信息资源、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对接等业务以及利用双方平台系统为项目提供支持等,搭建两地高校、科创平台、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大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桥梁,为两地合作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据了解,目前南海本地拥有10所综合性大学或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约16万在校学生、近3万教职员工。与南海无缝对接的广州,拥有超过160万的大学生,是国内大学生最多的城市。目前,南海正在全面开展校地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促使学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生产需求紧密结合,支持产业的发展。

而在外资外贸方面,近年来南海也斩获佳绩。2023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91个,同比增长40.65%,数量和增幅为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22.2243亿元,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全市第一,约占全市比重的近四成。

南海区区长王勇讲话。 黄艳姿 摄

“香港的科创资源、产业资源,与珠三角腹地一流的制造能力相结合,就有了粤港澳大湾区最强大的综合实力。”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佛山GDP过万亿,规上工业总产值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深圳、苏州和上海,人口超千万,是中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而南海,是佛山五区中面积最大、人口和企业数量最多的区,发展势头良好。

“希望两地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共同理想,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区位优势,以‘外’协同联动为发展路径,以国际要素融通为开放格局,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动力,以教育人才共享为合作关键,以爱国乡情友善为联系纽带,共同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王勇表示,南海也将以一流营商环境为服务标准,配合实验室做好行政审批、成果转化对接、人才生活配套等各方面工作,力促项目加快投用。

【撰文】黄艳姿 区智颖 冼继远

读者群二维码

编辑 陈禧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