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永庆村,触目可及的是典型的水乡元素,虹桥、小船、流水……颇有“小桥流水人家 ”的意境。
今年以来,东莞(道滘)元宵花月夜、粽子节、“乘龙快婿”水乡婚礼、龙舟邀请赛等文旅消费活动在此举办,持续出圈。
与前几年相比,永庆村的给人的感觉,可谓“耳目一新”。
近年来,该村通过幸福河湖建设,开展一河两岸整治、巍焕楼周边环境提升、永庆公园建设等,推动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如今,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和就业,也增进了村民的幸福感,更是成为很多年轻人向往的村落。
治河道 综合整治见成效
永庆村位于道滘镇中心区,紧靠莞惠城轨站,邻近水乡大道、环城路等主干道路。辖区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092人,厚德河永庆段、兴隆河永庆段、三丫涌永庆段三条河道穿流而过,人们依水而居。
然而,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整洁街道、清澈流水和惬意打卡点,也曾经到处乱搭乱建,十分杂乱。
幸福河湖建设始于系统的水环境治理,从2019年开始,永庆村通过截污、清淤、治源等一系列措施,对厚德河永庆段、兴隆河永庆段、三丫涌永庆段、林洲口河等河段进行全面整治。
为了减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村里新建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接入污水处理站,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防止污染物直接进入河道。同时,对河道进行定期清淤,清除河道底部积淀的淤泥和垃圾,恢复河道的自然流动性和自净能力。
在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永庆村对沿河企业进行严格监管,杜绝非法排污行为,截至今年,已联合开展夜间巡查30次,清理辖区河道涉渔“三无”船舶4艘,最大程度上确保水源不受二次污染。
“我们每周巡河,做到及时发现上报、协调处理辖区河道保洁、排污、违搭等问题。”作为村级河长,永庆村党总支书记黄建维谈到,长期以来,村里持续加强村级河长与民间河长、义务河长沟通互动,带动全民参与护水、治水热潮。其中包括带领村民积极参与“退屋还河”行动,成功拆除了55处违章建筑,加快恢复河道的自然面貌。
生态修复也是幸福河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在沿河种植水生植物、恢复河岸植被等措施,永庆村既改善了河道生态环境,也提升了生物多样性。河道两侧种植的美人蕉、翠芦莉等水生植物,不仅能净化水质,还为水鸟和鱼类提供栖息地,增强河道的生态功能。
河岸两旁,绿化行动也在持续推进。通过种植小叶榄仁、紫花风铃等树种,形成绿色生态走廊,成为村民悠闲漫步的好去处。
活经济 水生态旅游受追捧
行走在永庆村的河道边,首先会被各色鲜艳明亮的墙绘吸引眼球。龙舟竞技、粤剧元素、水乡特色……生活气息十足的画面,让时光也变得生动起来。
闲暇时间,无论是在河边品尝一碗肉丸粥,还是在永庆曲艺社听听粤曲、乘着小船慢慢游玩,亦或到也文也武河边茶事静坐片刻,都是极为惬意的体验。
截至目前,永庆村已投入约4000万元,建设一河两岸休闲栈道、亲水平台、粤韵桥、三丫桥,全力打造“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光。河湖环境焕然一新,三丫涌两岸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厚德河永庆段则成为生态教育的示范点。
如今,河湖美景不仅提升了村庄的美丽,还引入裹蒸粽文化馆、也文也武河边茶事、曲艺社等文旅项目,通过打造永庆小食、豉油甜铺、和记鱼粥等美食打卡点,吸引了更多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今年以来,东莞(道滘)元宵花月夜、粽子节、“乘龙快婿”水乡婚礼、龙舟邀请赛等文旅消费活动在此举办,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按计划,接下来永庆村将成立游船公司,为游客提供水上游船服务,感受水乡风情;发展乡村民宿,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让更多游客选择在永庆村的生态民宿度假,享受静谧的乡村生活。
同时,引进特色主题餐饮、茶饮、咖啡店、民宿旅舍等文旅经营项目,积极发展“研学游”、“夜经济”等多元体验项目,拓展时尚消费新业态,不断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数据统计,2023年,永庆村集体总收入3162.5万,纯收入2547.9万;现有企业56家,经营范围以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电子电器、家具制造等为主。
近年来,该村先后获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卫生村”“市文化建设达标村”“市生态村”等荣誉称号,于2017-2023年连续7年被评为道滘镇先进村。
南方+记者 张珊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