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首批广东高校“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师生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优秀示范项目“菠萝公社”举办“乡村振兴艺术乡建人才研讨会”。
活动邀请了曲界镇党委书记林海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校长助理罗璋,广州美术学院博士王韦,齐白石艺术中心总经理、石狗文化研究者陈鹏飞,雕塑家赵博文,县委组织部人才组负责人,县人社局分管领导以及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突击队学生共约30人参加。
本次研讨会设置了圆桌论坛、交流研讨、参观体验等环节,共话徐闻人才培育,进一步推动徐闻县人才队伍建设走深走实。与会人员围绕“菠萝公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建设路径、运作模式、未来展望等进行了多维度探讨。
林海珍强调,曲界镇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中的首批示范典型镇,特别欢迎像王韦博士这样的人才来曲界镇建设“菠萝公社”。目前最大最急切的难题就是人才紧缺,人才驿站是人才的载体,也是人才的根。“菠萝公社”是当前运行较好、人才集聚较多的驿站,我们通过“菠萝地海”IP打开了知名度,但是需要结合产业、文旅方面挖掘更多的IP加深大家的记忆力。在讨论未来发展时,林书记提出要结合曲界镇本土特色打造独具一格的民宿或者乡村酒店,做好相关的配套设施服务,在把游客、人才吸引过来的同时能让他们留得住。
罗璋指出,要更进一步加深“菠萝公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纵向发展,打造具有“造血”功能的创意带。其中人才是最大的支撑,更需要政府带动社会力量,例如创建一些微空间,注重徐闻的本土文化,充分挖掘本土人文,以人才带动产业发展,实现“1+1+1>3”的聚变效应。同时延伸徐闻的菠萝产业链,围绕特色服务将“菠萝的海、树下咖啡、菠萝公社”等景点统筹谋划、联合打造,以点带面,最终达到串珠成链的效果。
罗璋表示,这是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第一批志愿者,接下来一个月,高校的“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将分批次到“菠萝公社”进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实践。他希望通过人才交流方式,将“菠萝公社”打造成人才高地和人才之家,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在此集聚,通过更多的思想交流碰出智慧之花,为徐闻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徐闻县委组织部人才组负责人和县人社局分管领导均表示,徐闻县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产业链较为薄弱。为改变这一局面,我们需要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更多人才,打造人才资源优势,吸引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乡贤企业家回乡建设发展,通过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一枝独秀不是春。为实现从一个人才、一个团队到一条产业链的跃升,要做好初创企业的服务文章。积极出台人才优惠系列政策,做好人才服务后勤保障,提升人才服务质量,让人才能够引得回、用得好、留得住。
活动最后,林海珍为青年突击队授匾。
南方+记者 陈欢 通讯员 陈美霜 蔡永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