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加地方自主财力”,传递出什么信号?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维辰

当前,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如何推进备受关注。

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拓展地方税源相关表述之所以拥有高热度,因触及到了真问题——近年来,受楼市降温等因素影响,地方税收增长乏力,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有所加大。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前5个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4134亿元,同比增长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930亿元,同比增长2.4%。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14874亿元,同比下降12.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100亿元,同比下降19.9%。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7月19日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针对“地方政府和基层财政困难”问题,不仅提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还表示“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两条腿走路”有助于缓解地方收支矛盾,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提高中央支出占比,减轻地方负担,意义绝不仅在于解决短期的困难。

数据显示,2023年,地方收入占比约54%,但支出责任占比约86%,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近期撰文指出,应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基本仍是上下对口,上面出政策,下面对口执行,任务最重都压到基层政府,结果是大量事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效率低下,政策目标难以实现,这是目前我国财税体制的最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能够促进中央事权的实现更加规范,促进地方更好聚焦地方治理。

央地之间的财税体制改革,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央地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以及财政可持续性、地方积极性等问题。

举个例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着力破除市场分割,而市场分割往往与地方保护相关联,地方保护的目的则在于促进本地企业发展、增加本地财力,因而通过适度弱化以“生产地原则”为核心分配税收的经济激励,被视为破除地方保护的一种重要思路。

由此可见,中长期来看,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有利于更好发挥财政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财力保障和制度支持。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预期不稳等现实情况下,拓展地方税源需要平衡短期效应和长期目标。

“开源”之外,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落实落细过紧日子要求,严禁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并坚决防止财政资金“跑冒滴漏”,做好“节流”,也不失为务实之举。

编辑 傅倩影 实习生 文紫钰
校对 郭晓波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