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22日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1日,在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退出总统竞选并表示支持副总统哈里斯竞选后,哈里斯发表声明称,她“很荣幸”得到拜登的支持,将尽力赢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哈里斯还在声明中誓言将“尽一切所能团结民主党和国家,以击败特朗普”。
拜登退选之后,哈里斯能否击败特朗普并因此创造历史成美国首任女总统,迅速成为热点话题。回顾哈里斯的从政历史,她已经创造了很多纪录:哈里斯是美国第一位黑人副总统、第一位亚裔副总统和第一位女性副总统。不出意外的话,哈里斯将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将成为继希拉里之后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总统候选人,与特朗普对决。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
但哈里斯走向美国首位女总统之路,依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分析。
第一,哈里斯需要顺利获得民主党党内提名。因为拜登退选的同时,支持副总统哈里斯竞选,一般认为,哈里斯获得民主党党内提名的可能性比较大。7月22日,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和他的妻子希拉里声明支持哈里斯竞选总统;7月23日,美国众议院前议长、民主党成员南希·佩洛西也表态支持副总统哈里斯竞选美国总统。但并非全部民主党内大佬都表态支持哈里斯。据俄罗斯卫星社7月22日报道,美国前总统、民主党人奥巴马7月21日拒绝支持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并表示相信民主党“将能组织一个产生一位杰出候选人的过程”。
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杰米·哈里森在上周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在未来几天,该党将采取一个透明有序的程序,作为一个团结的民主党向前迈进,选出一位可以在11月击败特朗普的候选人。这个过程将受该党的既定规则及程序的约束。我们的代表们准备认真对待他们的责任,迅速向美国人民提供候选人。”因此,哈里斯能否顺利通过党内初选仍有待观察。
第二,哈里斯需要在总统选举中战胜特朗普。共和党方面已经确定特朗普和万斯作为总统和副总统参选人,哈里斯能否在总统选举中战胜特朗普,目前看依然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最近特朗普在集会活动中耳朵中枪之后选情看涨。而拜登退选,对民主党人的士气有所影响。
据环球网报道,一些民主党人担心,哈里斯可能会进一步削弱该党候选人击败特朗普的机会。美国Real Clear Politics网站统计的民调平均数据,哈里斯目前的支持率为38.1%,落后于拜登的39.1%和特朗普的42.8%。与拜登一样,哈里斯在一些关键州的民调中一直举步维艰。有最新民调发现,共和党候选人和前总统特朗普在一场假设的对决中领先于副总统哈里斯。在年轻选民和有色人种选民等人口群体中,她和拜登的表现无太大差距。
哈里斯虽然从政经历丰富,但并非无懈可击,比如在非法移民事务上表现不佳。据环球网7月22日报道,特朗普21日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达了对其新对手的不屑, “打败哈里斯比打败拜登更容易”,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已经发出信号,将把哈里斯与拜登的移民政策尽可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从经济角度对其展开围剿。
第三,从政治传统上看,美国虽然自我标榜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其实在政治上却很难做到男女平等,美国选民能否接受一位女总统是一个未知数。
“美国会迎来史上首位女总统吗?”这种话题,并非第一次发酵。今天讨论哈里斯能否成为美国第一任女总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希拉里·克林顿的遭遇。希拉里·克林顿在2008年参加美国民主党总统初选败给奥巴马,并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败给共和党参选人特朗普。有意思的是,两次败选,希拉里·克林顿都不忘为自己的女性身份鸣不平。
2008年6月7日,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希拉里在华盛顿正式宣布停止竞选,转而支持竞争对手奥巴马成为总统。希拉里的告别演讲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分钟,她在演讲中声情并茂地回顾了自己的参政历程,再三强调了作为一个女性参选人感受到的不平等。希拉里说,人生是如此短暂,生命是如此珍贵,我希望用自己的参选让全国女性获得和男性一样的尊重,一样的参政和把握国家的机会。尽管败选,但她自己依然坚信,未来美国的历史上,选民必会成功将女性送上白宫的总统宝座。
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对决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的挑战,最终功亏一篑。总统大选中,虽然她领先对手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近三百万张民选得票,但最终在选举人团制度票数上败给对手,与“美国首位女总统”失之交臂。她在败选后的演讲中说:“我知道,我们还没有打碎最高和最硬的玻璃天花板(指女性当选总统),但终有一天,有人会打碎,希望这一天能比我们期待的更早到来。”“我还要谢谢所有正在观看此次演讲的小女孩们。我想告诉你们,永远都不要质疑你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你配得上每一个帮助你追逐和实现梦想的机会。”
希拉里·克林顿两次败选,两次为自己的女性身份感叹,并希望有一天打破性别歧视的玻璃天花板,其实正反映出美国政治上的“性别鸿沟”。
2015年3月18日《人民日报》曾刊载文章《美国性别不平等现象普遍 男女平等道路长远》指出:时至今日,美国妇女的平等权利仍是一个热门话题。早在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就提出美国“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但美国妇女在很长时间内依然没有平等选举权。直至1920年,美国妇女才获得了有法律保障的民主权利。在赢得选举权后的近100年间,美国在男女平等问题上走得太慢。在2014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性别不平等国家一览表内,美国在187个国家中位列第四十七位。政治领域代表和参与的缺乏仍是美国男女不平等的重要表现。美国第114届国会于2015年年初就任。在参众两院共535个议席中,本届国会女性议员人数为104人。这一数字虽然较上届女议员人数略多,但女性议员的比例仍仅占约20%。
希拉里败选的真正原因是否真的是性别歧视观念,成为当时美国舆论争议的焦点。不可否认的是,与美国民权运动发展进程一样,美国妇女争取平等权益的道路艰难而曲折。今天哈里斯能否顺利经过党内初选,并且能否在总统选举中击败特朗普,最终看的是选票,但男女平等话题也在其中若隐若现,值得一观。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