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信宜市合水镇工作队:瞄准油茶果,蹚出乡村致富路|三年帮扶路

南方+

“土地流转有租金、去蔬菜基地打工有工资、过几年油茶也有产出,日子会越来越好的。”7月中旬,在信宜市合水镇横水村的恒穗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里,驻合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长罗祥斌操着一口流利的“涯话”,和村民细数着他们每一笔收入。

2021年,由中煤江南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煤炭地质局)和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为成员单位组团从珠三角来到信宜市合水镇,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三年来,工作队紧紧抓住产业振兴“牛鼻子”,做好“土特产”文章,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千方百计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蹚出一条因地制宜的乡村致富路。

   受访者供图因地制宜谋特色

拓宽群众致富路

油茶是合水镇的特色产业,至今已有近百年种植历史。但一直存在着产业规模小、经营管理粗放、无规模化加工厂等难题。

2021年,工作队进驻合水镇后,迅速深入田间地头,与镇党委政府、村“两委”以及村民代表共同探讨适合当地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路径。

经过深入调研和精心规划,工作队和镇政府决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油茶资源,将合水镇打造成为集油茶种植、茶花旅游、油茶深加工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油茶森林小镇”。

“广东煤炭地质局专门成立了科研团队,对合水镇域土壤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形成了科研成果报告,为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罗祥斌说,截至目前,合水镇油茶种植面积已从3000多亩扩大至6000亩,计划三年内油茶种植面积达10000亩以上,打响“合水油茶”品牌,提升油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走进位于新云村的油茶基地,连片山头的油茶郁郁葱葱。罗祥斌告诉记者,合水镇油茶进入丰产期的已有3000多亩。2023年,合水镇油茶鲜果产量约25万斤,茶油产量约14000斤,每亩产值近2万元。

在工作队的推进下,探索油茶加工的步伐也在加快。工作队全力盘活位于新云村陈屋寨的废弃土地,建起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的合水镇油茶产业园。

记者现场看到,产业园内已建成两座宽敞明亮、设计现代的厂房。随着运营主体的引进和油茶生产设施的配备,该产业园区预计将大幅提升当地油茶产业的产值,同时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不仅油茶,工作队还积极谋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走进横水村,一片片油茶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在蔬菜产业基地,各类果蔬均已进入采收季,青瓜、茄子、苦瓜等时令蔬菜正被抢“鲜”送往香港市场。

“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村集体收入为负数。”罗祥斌感慨地说,2021年,工作队牵线搭桥引进大湾区蔬果种植公司。通过流转土地约300多亩,轮番种植供大湾区的蔬菜及粮食作物,不仅促进了村民致富,也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2023年,横水村集体可支配资金达10万元以上,就连60岁以上的老人,人均月收入均可达3000元。

同时合水村、横水村、庙湾村试点成立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0到1的突破;在横水村、庙湾村建设农产品集散展销中心、乡村振兴产业帮扶车间,带动百余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如今,一个个因地制宜的产业让合水这片土地焕发新的希望和活力,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项目。

   受访者供图“内外兼修”引蝶变

乡村旧貌换新颜

夏季的傍晚,凉风习习。位于新云村河岸旁的篮球场上,随着音乐的响起,附近的群众结伴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有个球场,白天孩子们可以打球,晚上给我们跳舞,多热闹。”村民陈姨说。

这是工作队全面提升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打造美丽乡村的成果之一。三年来,工作队在补齐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教育医疗水平等方面精准发力,实现“镇容镇貌整洁、配套功能完善、生产生活便利、乡村风貌提升”的美丽蝶变。

俯瞰合水镇,碧绿的罗定江穿镇而过。工作队提出以合水圩镇为核心,直水河、横水河为轴线,逐步辐射全镇的发展新思路。这一规划不仅为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还在2022年6月荣获了广东省镇域乡村振兴规划优秀奖。

此外,工作队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统筹安排乡村振兴资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提升了镇域公共服务能力,使发展更具活力、更可持续。同时,通过结对帮扶,广东煤炭地质局在合水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修建了党群服务驿站以及防灾救灾场所,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等候休息区,更好地服务群众。

改变,不仅发生在乡村面貌上,那些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难点堵点,更是工作队放在心上、抓实抓好的“大事情”。

广东煤炭地质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自筹捐资30多万元,启动“高渠”民生水利灌溉修缮工程,解决多年困扰杨梅村群众的水利灌溉难题;面对台风“三巴”带来的破坏,工作队迅速行动,捐赠10万元用于救灾工作,并捐建高荷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改造项目,共35万元,助力村庄基础设施的恢复与提升;工作队还安排乡村振兴资金开展基层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通过这些措施,合水镇的医疗设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医疗需求……

“乡村振兴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罗祥斌说,三年帮扶,工作队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共享美好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步一个脚印走,继续惠民生、解民忧、办实事。”

【撰文】李阳诗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郭晓波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