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ravel火不火?看看广深四年旅游大数据|珠三角观察

珠三角观察
+订阅

02:48

 眼见为实!跟着“老外团”游广州

近段时间,外国人来华旅游体验视频,外国网友爱看,中国网友“追更”,成为社交媒体新的“流量担当”。

这不是没有原因。7月1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告,增加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并扩大部分口岸免签出入境旅客可停留范围。至此,中国已经面向54个国家,在37个口岸实施144小时免签政策;除了过境免签,中国还对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个国家公民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最长可停留15天。

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深圳均位于广东。一个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一个肩负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使命,是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

梳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20年—2023年旅游发展数据,南方+记者发现,2020—2023年,广深入境过夜旅客人次正处于逐步回升态势,“港车北上”等利好政策,正推动深港生活方式进一步融合,广州是去年入境过夜旅客人均消费唯一增加的一线城市。

广深过夜旅客新增4000万人次 

早在2013年11月17日起,中国对挪威公民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开启入境免签政策。

当时,这项政策主要针对长沙、哈尔滨、桂林3个城市,实施的是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历经十年多优化调整,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增至54国,适用入境免签政策的口岸增至37个,过境免签时长增至144小时。15个单方面免签国家入境旅客最长可停留15天。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是国家人口、经济总量的一线城市,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中,北上广深共有11个口岸上榜,占全国37个适用入境免签政策口岸比重接近三成。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城市的过境免签口岸。制图:朱紫强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座城市的过境免签口岸。制图:朱紫强

它们分别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西客站,共3个;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上海海港口岸(客运)、上海铁路口岸,共4个;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南沙港口岸(客运),共2个;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蛇口港口岸(客运),共2个。

在民航局发布的《2023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中可见,上述机场口岸的旅客吞吐量均位居前列。广州白云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深圳宝安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和北京大兴机场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和第十一。以2023年数据为例,上述一线城市的六大机场,合计旅客吞吐量达3.052亿人次。

中国2022年、2023年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数据来源:民航局

中国2022年、2023年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数据来源:民航局

从与2019年数据对比看,深圳宝安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数据恢复较好,分别达到99.6%、93.1%和86.1%。

更多国际航线、更大流量的入境免签口岸、更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高端酒店住宿和游玩项目,为入境旅客打开了畅游中国的大门。

总的来说,北京、上海过夜旅客人数规模远超广深。

其中,北京、上海过夜旅客人数均以亿人次为单位,分别为3.29亿、3.30亿。广州、深圳过夜旅客人次分别是5544.97万和7735.81万。

把观察维度拉长,对比2020年,2023年北上广深过夜游客总数从5.13亿人次增至7.92亿人次,合计增长2.78亿人次,其中北京增加了1.45亿人次,上海增加了9272.89万人次,广州增加了1362.38万人次,深圳增加了2737万人次,增长分别为178.47%、139.07%、132.57%、154.21%,这些数据充分彰显出超大城市发展旅游业的规模优势。

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在便捷的交通枢纽以及更好的政策支持下,一线城市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备独特优势,且正处于快速恢复期,而深圳正表现出比广州更强的过夜旅客吸引力。

一线城市入境旅客新增超1000万人次

最近,“China Travel”刷屏国外视频网站,“好city”经国外视频博主表述,被国内自媒体竞相引用。这些,都得益于我国的过境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

在过夜旅客人次统计中,主要分为这三大板块,分别为国内旅客、入境旅客。入境旅客分为港澳台旅客和外国人。受此前的疫情影响,2020年入境游客人次基数不高,当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入境过夜旅客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数据显示,2023年北上广深入境过夜旅客人次总数达1572.88万人次,相比2020年492.51万人次,增幅超300%。单独看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分别实现342.52%、283.36%、179.95%、594.88%增幅。

也就是说,相比2020年,中国这四大一线城市2023年新增了超1000万人次入境旅客。

再看入境过夜外国人游客数据,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入境过夜外国人游客总数达到533.98万人次,相比2020年173万人次增长了308.11%。其中,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入境过夜外国人游客分别达95万人次、241.19万人次、131.58万人次和66.21万人次,相比2020年分别实现359.85%、290.56%、280.02%、391.54%的增幅。

在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和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持续优化等因素多重加持下,中国2024年入境游市场火爆开局。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超过去年全年入境外国人数据(1378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若上半年入境游火爆态势持续,占据得天独厚优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今年入境外国人旅客有望进一步增长。

虽然这四大一线城市目前尚未公布上半年入境过夜旅客数据,但从两则已发布消息可侧面验证广州、深圳在入境过夜旅客人次正快速增长。

其一,来自广州市商务局公布数据,广州入境过夜旅游人从2021年的164.77万人次增至2023年的377.41万人次,规模在五个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中排名第一;

其二,来自深圳各口岸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从深圳各口岸出入境人员达1.3亿余人次,同比增长7.18%。

港人北上助深圳入境旅客人次飙升

现在,很多港澳同胞的周末,是在珠三角9市度过的,更进一步说,是在深圳度过的。

2024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五周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创新通关模式,提升粤港澳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促进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动。

自2023年7月1日“港车北上”政策正式落地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7月7日17时35分,经港珠澳大桥出入境的香港单牌车数量已突破100万辆次,月均增速超过33.8%。

另据边检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先后6次刷新客流车流纪录。

其中,港澳单牌车日均通行量达到7800辆次,港澳旅客超过4.2万人次,分别占口岸客流车流总量的56%和60.9%。特别是“港车北上”月均数量超11万辆次,6月更是首次突破13万辆次,较政策实施首月增长17倍。

这一高增长态势,充分反映大湾区对“港车北上”政策强烈需求和高度认可,也直接反映入境港澳台游客人次数据。数据统计,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入境港澳台游客分别达21.84万人次、123.27万人次、245.83万人次和648万人次,较2020年分别增长284.01%、270.27%、151.06%、628.21%。

深圳表现一骑绝尘。

香港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6月29日至30日共103.7万人次港人出境,其中79.7万人次北上,占比约77%。单日出境数据方面,6月29日有55.4万人次出境,其中约41.9万人次北上。6月30日则有48.4万人次港人出境,约37.7万人次北上。

如今,在深圳临近口岸的各大商场,“含港量”极高。部分香港入境旅客,已经熟练使用小红书、微信等社交软件,甚至会提前在平台发帖,求助网友整理港人在深的购物攻略。

在这波“北上”入境游趋势下,粤港澳大湾区不同城市在经贸往来、跨城消费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进一步的融合。

广州入境旅客人均消费增速领跑一线城市

纵观2020年—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旅游数据,国内旅游消费占比较大,入境游客消费单价较高。

以公布国内过夜游客人次、国内旅游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客人次数据的上海进行观察,不考虑不过夜旅客人数消费情况,直接粗略的以旅游收入除以过夜旅客人次计算国内游客与入境游客的人均消费,入境过夜游客人均消费均远远大于国内游客。

以2023年为例,上海入境过夜游客人均消费1697.58美元,以北京时间7月20日实时汇率1美元约等于7.2697元人民币汇率计算,入境过夜旅客人均消费12340.90元,是国内过夜游客人均消费1126.78元的10.95倍。

但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入境过夜旅客消费也有一定“降级”表现。

对比2022年数据,北京和上海入境旅客人均消费分别从2022年1825.73美元和2725.55美元降至2023年1421.23美元和1697.58美元。深圳入境旅客人均消费则从2022年的870.67美元转变为2023年530.38美元。

广州则相反,入境旅客人均消费呈现增长态势,从2022年的692.97美元提高至2023年709.84美元。但从入境过夜旅客人均消费金额看,广州入境过夜旅客人均消费也相对不高,不及北京、上海。

深圳2023年游客外汇消费降幅更大、消费更低,则与深圳更多过境游客是香港游客有关。

数据显示,深圳市2023年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714.2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5.4%;国内过夜游客7021.60万人次,增长45.1%。在过夜入境游客中,外国人66.21万人次,增长628.4%;港澳同胞629.25万人次,增长1397.0%;台湾同胞18.75万人次,增长367.6%。

相比去广州,香港人可以选择当日往返深港旅游,免去跨境旅游的住宿费用等大头开支。越来越多香港人把深圳当作自己生活圈的一部分,形成香港工作+深圳消费/休闲模式,改变传统旅游消费的性质,降低人均消费金额。

这些趋势表明,一线城市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国内旅游消费,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要持续扩大入境旅游消费,依靠持续扩大的开放政策,以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入境旅游,持续扩大、优化、提升旅游市场。

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更便利的入境旅游服务,可以方便更多的外国人、港澳台同胞来中国一线城市走走看看,让更多境外生活的朋友了解中国的真实发展情况,让更多外国人、港澳台同胞了解中国、热爱中国。

“China Travel”在社交媒体火爆,彰显的是中国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而这份决心和信心,正助力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一点一滴反映在这四年的旅游大数据上。

【文字】南方+记者 朱紫强

【视频脚本/出镜】南方+记者 洪钰敏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苏韵桦 

【剪辑】程钰琳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