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近期启动规划建设8条连接深圳道路

惠州发布
+订阅

惠阳新规划建设的深惠协同发展区达100平方公里,建设及项目招引情况如何?惠州与深圳、东莞对接的交通项目建设情况如何,深惠城际推进到哪一步了……惠州是深圳都市圈的副中心之一, 如何发挥临深区位优势,在融湾融深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全城关注的热议话题。

7月18日,“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走进惠阳。我市的省、市、区人大代表走访企业、园区及交通项目建设现场,并进行座谈研讨,就如何促进惠州与深圳、东莞深度融合、协同共赢提出意见建议。

推动机制、规则衔接,加快打造深莞惠协同发展“桥头堡”

《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共建“龙岗—坪山—大亚湾—惠阳”和“坪地—清溪—新圩”两大产业组团,重点发展高端制造和绿色低碳“一高一低”两大产业,这为惠阳区加快打造深莞惠协同发展“桥头堡”创造了一个历史新机遇。该规划出台后,惠阳区在临深片区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深惠协同发展区,并努力推动发展区纳入省级以上重大平台。

在惠阳区,人大代表们走进萨瓦运动器材(惠州)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走访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现场调研园区引进产业项目的落地情况。

在萨瓦运动器材(惠州)有限公司碳纤维布生产车间,一条条黑色的碳纤维丝在自动化机器下“织”成碳纤维布,它们将被用于生产碳纤维自行车和碳纤维动力冲浪板。碳纤维运动器材因其重量更轻但强度更好备受市场青睐,售价也比普通产品高,萨瓦的自行车平均售价在1万元/辆,冲浪板平均售价5万元/台。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运动器材企业,因产能不能满足需求,今年7月该公司在新圩镇的新厂房投入使用,年产能20万辆/台,助力企业抢占市场。

人大代表在惠阳区新圩镇考察,集中履职。

梅龙湖智能制造产业新城是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的重要组成,旨在打造承接深圳产业外溢首选地。一、二期是工业平台厂房项目,已累计引入113家企业,三至五期项目主要引进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材料、光电信息、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目前已引进尚为科技等5家企业,预计总产值81亿元。其中,惠州市杰准科技有限公司医疗零部件及产品组装项目预计今年底可建成投产。

在座谈会上,如何进一步在软服务上对接深圳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代表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建议惠阳以深为师,在软硬件建设尤其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上努力对标深圳,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市人大代表钟君安表示,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以规则的确定性来应对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的有力举措。

市人大代表利敏则建议惠阳主动对接深圳,进一步优化两地的制度、规划衔接,全面梳理深惠两地在办事或要求上有差异的环节,如环保、税务、社保、许可审批等涉及企业投资经营成本的,要尽可能缩小差距甚至实现与深圳同等条件或要求,以吸引更多深圳企业来惠州投资创业。她还建议惠阳在招引新兴行业时,结合行业特点进行单独的专项招商引资政策设计,以精准筛选出优质企业。

《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携手打造科技创新产业体系。深圳的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如何加强创新联动也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深圳金融机构齐全,金融体量大,金融产品品类丰富,存在输出资金获取最大利润的内在需求冲动,建议成立全面对接深圳科技创新资金保障工作专班,全面搭建本地优质企业与深圳股权投资机构、链主企业技术及采购的沟通渠道,满足不同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市人大代表温益兵表示,借助深圳力量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能为惠阳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助力。

近期惠阳启动规划建设8条连接深圳道路

惠阳是惠州唯一拥有同时临深临莞“地利”的县(区)。在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都市圈发展、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大机遇下,对接深莞等大湾区城市的交通项目被视为“黄金通道”,能极大改善惠阳临深临莞区域交通通行能力,是促进惠州与深圳、东莞深度融合的基础设施,牵动着全城市民的心。

调研中,人大代表们先后到惠阳区秋长街道现场调研白石路-秋宝路对接道路、金湖路-工业三路对接道路、旺多路-丹梓北路对接道路等对接深圳道路的建设情况。记者从现场获悉,秋长金湖路对接深圳工业三路项目计划下半年启动建设,明年春节前完工;新清大道计划9月底完工;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预计年内建成通车;新深惠快速路已进场;惠霞高速惠阳段动工建设,惠坪高速有序推进。

人大代表在惠阳区新圩镇考察,集中履职。

目前,惠阳已开展惠阳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研究,高标准谋划交通路网的布局,并形成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了专家评审会。在融深融湾道路的专项规划中,惠阳梳理了28条对接深莞的道路现状、规划建设等情况,建立融深融湾交通基础设的项目库,明确解决方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并结合片区的发展需求,近期启动新深惠快速路、新龙大道、旺多路、沿湖路、金湖路、吉桥路(惠州段)、YB51、X232等8个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大力提升区域衔接能力。

在轨道交通方面,深汕铁路惠阳段正在施工建设,深惠城际坪地至沥林北段惠阳站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惠阳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计划年内动工建设,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

座谈会上,省人大代表李卓伦关注深惠城轨的站点选址。他建议,结合共建龙岗-坪地-大亚湾-惠阳高端制造产业组团和坪地-清溪-新圩绿色低碳产业组团发展规划,深惠城轨在途经惠州沿线的站点选择上,应选择人流比较密集的区域设站,方便群众乘坐才能起到带动片区发展的作用。

市人大代表郑冠聪建议,涉及对接深圳的道路建设时,以政府层面与深圳坪山区或龙岗区签订框架协议,约定道路的建设主体、建设标准、建设时序,这样有利于两地共同推进道路建设,对片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惠阳区人大代表陈洁则建议,加快建立跨区域协作的机制,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引领,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资金筹措、土地供应等挑战,要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据悉,目前,惠阳区正在编制深惠协同发展区总体概念规划和首开区城市设计。深惠协同发展区将通过深莞惠红色干线串联新圩、秋长、淡水、三和等南部临深镇街以及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两大千亿园区,并以此为基础往南部深圳方向延伸拓展,形成集中连片的临深经济发展主战场,着力构建具有区域自主性、差异性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加强产业协同联动、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还大力推进生态共治、服务对标,加强优质生活圈“深融合”,力争到2027年深惠协同发展区实现产值1800亿元。

来源:惠州头条APP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