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上午,2024年肇庆市第一批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录取分数线公布。来自广东肇庆中学的四位学子圆梦中考,南方+记者实地走访肇庆中学府城校区、信安校区,听听这些学子们眼中的宝贵“备战经验”。
“坚持”“专注”“竞争”,是几位同学对初三生涯总结提及最多的词。他们中,有人认为勤积累、善运用是关键,也有人认为学习没有捷径,“坚持”才是获胜砝码。到底备战中考有何宝贵经验?一起来听听这些学子的“独门秘籍”。
圆梦中考!听听肇庆中学这四位学子有何“独家秘诀”?
何卓航:学习没有“法宝”,“坚持”才是获胜砝码
何卓航
“成绩在意料之中。”性格活泼的何卓航谈及中考成绩时自信说道。他的学习经验并不复杂,包括但不限于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刷题等,他认为这是每一科目学习所必备的,但每个学习方法最本质的区别,正在于课后刷题的方式。如果以机械的题海战术应对,在初中是行不通的,这样会陷入一种无效的重复。他建议,刷题前应先看下哪部分是自己需要突破的,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去练习。
在各科目的学习中,道德与法治科目是何卓航最深有感触的学科,从初一时的70+跃升至初三阶段的95+,成绩突飞猛进的何卓航对该科目学习有着自己的经验。
“道德与法治科目的学习不必追求一字不漏地背诵,而要学会背重点知识点的关键词,然后在考场模仿教科书口吻把关键词串联起来,在题目中找到题眼,最后把关键词写上,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也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他还认为,各学科成绩保持均衡很重要。“初一时不要追求某些科目的拔尖,要做到均衡,如果初一、初二没有打牢基础,一开始就对某些学科抱有反感心态,那么初三面对众多知识点一下涌来,就会猝不及防,很可能导致中考失利。”
“定下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去做,只要你相信,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谈及备战中考的信念,何卓航目光坚定地表示。而在接下来的暑假,他表示将自学完成高中必修的数学和物理等科目,计划在明年6月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物理联赛,为日后参与强基计划打好基础。
“初三学习没有制胜法宝,今天的好成绩是每天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成果,它不在于有哪条法宝,因为就算有了法宝,能赢别人一小段距离,但并不能获得很大的优势,最终获胜的砝码还是坚持。从排名后退到站稳脚跟,找回状态,坚持是最重要的。”何卓航说。
谢妍君:勤积累,多翻书,善运用
谢妍君
谢妍君对英语学习有着自己一套办法,总结起来就是:勤积累,多翻书,善运用。
“我的英语启蒙是英文老歌。”谢妍君表示,小时候她常和妈妈听英文歌,对英语产生了浓厚兴趣。
从初一开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她想方设法地去拓展词汇量,不局限于课本,在日常做阅读理解、听英文歌、看电视剧碰到生词,她都会把它们记录下来,“生词本”不离手,在考试前好好翻阅巩固,并将其运用在作文里。
她认为:“词汇不能单独记忆,应该放到词组、句子、语境里来记,这样才能记得牢、用得好。”此外,她还擅长利用列思维导图的方法帮助学习,巩固知识。
在复习阶段,她建议要跟好老师的节奏,不要自己独自去钻研难题,要把基础的分数都拿到手。
“笑起来就好了,压力都不在了。”爱笑的谢妍君告诉记者,她最好放松的方式就是和家人朋友聊天,分享每天的趣事,在欢笑声中忘掉烦恼。
郭嘉:做好课外扩展,专注自我就是最好的方向
“平时学习完课内知识后要积极进行课外扩展,把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全部弄明白后,在平时课外扩展中要研究得更深、更广,这样在考试中才会有应对的方法。”身材高挑纤瘦的郭嘉向南方+记者谈及学习经验时这样表示。
郭嘉
数学是郭嘉最有心得的一门学科。他认为,要提前把课本知识预习后,确保每个知识点掌握稳固,再往更高年级的方向去提前学习,这时再回过头来做题,就会更加轻松。
“书山有路勤为径。”这是郭嘉初三生涯中经常用来鼓励自己的一句话。“在学习中,付出了一定会有回报,或许回报不是很快,但肯定会有收获。”在他眼中,“专注”是贯穿整个初三生涯学习的关键词,“不要过多地在意外界发生什么、评价什么,专注好自身学习就是最好的方向。”
黄剑豪:善于做计划、做好错题本,在竞争中共同进步
黄剑豪
在肇庆中学(信安校区)九年级毕业生黄剑豪看来,善于做计划、做好错题本是中考学习的两大关键。“定期做好计划,该什么时候预习、复习,都要提前规划好,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每天早起时就要做好计划,按天来规划,并落实到每一步,这样学习很有效率。”
此外,“做好错题本”也是他取得高分的另一秘诀。“要将错题分类好,如粗心大意的错题作为一类,难题作为另一类,再难的错题也要写在错题本上,并要善于总结经验和学习方法。”
“语文学习则要多读书,提升文采,老师上课讲的阅读技巧、答题模板也要及时记下,通过书本、练习册及时巩固练习,让记忆更加深刻。”黄剑豪表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黄剑豪初三生涯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小至做好错题本、上课认真听讲、做好作业,每一步踏实走好,慢慢积累,就一定会取得进步。”
而关于备战中考的“制胜法宝”,他则认为是一边竞争,一边合作,和同学们在加强讨论中互相学习和进步,彼此学习优点,总结不足,刻苦、坚持,方能共同进步。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刘舜欣 南方+记者 施亮
【视频拍摄/剪辑】刘舜欣
【摄影】施亮 刘舜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