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和激励青年学子们积极履行青春使命,切实上好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大思政课”,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活力,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深入其省级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系列专题调研。
校村馆座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调研
近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与花都区新华街道三华村进行了暑期“三下乡”交流,就如何提升乡村非遗文化的吸引力进行调研。三华村团委书记李嘉茵及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全体成员出席会议。
交流会现场(骆凯初 摄)
会上,实践团成员详细阐述了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目标、具体规划与预期成效。实践团将通过发展故事、爆款短视频、文创产品和直播宣讲等方式,增强三华村的品牌影响力和非遗文化的吸引力,助力“百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双方重点就墙绘项目以及“非遗小课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三华村对实践团所提出的方案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修改建议。经沟通交流,双方在物资筹备、场地安排及主题开展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当场确定了“非遗小课堂”的活动方案。
Young实践团调研墙绘现场(罗培强 摄)
随后,在李嘉茵的指领下,Young实践团进行了实地调研。烈日炎炎下,团队对墙绘项目进行了现场评估,深入探讨了具体的实施措施。经过细致的实地勘测并综合考虑场地施工进度、安全因素等实际情况,三华村与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共同决定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将原计划中的实地墙绘工作转变为墙体彩绘设计。
座谈现场(陈运红 摄)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与花都区博物馆宣教部骆凤仪主任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交流座谈,就博物馆馆藏文化在新时代如何传承发展进行调研。骆凤仪与Young实践团重点就提升博物馆贯馆藏文化的传播力及吸引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实践团成员详细阐述了其在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所担当的职责与具体规划,以及如何将个人特长与博物馆内的文化资源相融合,助力博物馆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实践团提出的依托文创产品、“沉浸式”表演及非遗小课堂等多元化形式高效提升博物馆馆藏文化的吸睛度和欢迎度,受到骆凤仪的赞赏和认同,表示希望尽快推进相关合作。
随后,在讲解员的引导下,Young实践团对花都区博物馆下辖的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进行了实地调研。Young实践团了解到,资政大夫祠建筑群是指由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和国碧公祠连建在一起的群体建筑。先后建于清同治年间,前后排列整齐,由头门、中堂、祖堂组成;资政大夫祠和南山书院在头门内院建牌坊,祖堂之后隔横巷建二层后楼,建筑布局、风格、形制保存完整。其中,资政大夫祠中的灰塑展厅成为实践团成员关注的焦点。灰塑展厅不仅通过前言、灰塑的分类、灰塑工艺的工具、灰塑的制作工艺流程、传统建筑中的灰塑、灰塑的表现内容和手法、灰塑的传承和保护、结束语等八个部分详细介绍了灰塑这一岭南地区传统的建筑装饰工艺,还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灰塑代表性传承人邵成村老师工作室制作的大量精美的灰塑工艺品。有大气磅礴的“诗礼传家”、小巧玲珑的“凤中麟儿”、构思精巧的“麒麟吐玉书”,还有怡然自得的“山溪垂钓”、宏伟大气的“凤朝阳”等,形态各异,美不胜收,充满了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
Young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讲解(邹春梅 摄)
行走在青云巷相隔的建筑群中,赏析着活灵活现的砖雕、石雕、木雕、灰雕、陶雕、彩画等古建筑装饰工艺及一件件美轮美奂的灰塑作品,同学们被传统岭南风格建筑深深吸引,无不为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艺所折服。Young实践团邹宇璇同学表示:“调研中,我静静地倾听着藏在古建筑中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到无比自信,但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结合暑期社会实践,主动思考、自觉作为,以年轻人的创意和活跃的思维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热’起来、让中华文化‘火’起来,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据悉,去年暑期“三下乡”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以“古村Young说——‘媒’人助力三华村文旅品牌高质量发展”为项目主题,重点撰写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展馆讲解词,直播传颂三华村英烈故事,创作非遗和文化传承视频等,在国家级、省市级等各类平台发布新闻稿及短视频共计30余则,生动讲述三华故事,传播古村文化,得到三华村委的高度认可。按照团省委关于省级重点团队挂牌、新增地图建立地标的工作安排,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在三华村挂牌”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古村Young说项目”。因三华村内的资政大夫祠归属于广州市花都区博物馆管辖,为进一步推进工作顺利开展,构建育人新格局,今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广州市花都区博物馆签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今年7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又与三华村签订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此次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的调研实践就是校村馆共建的生动体现,将有利于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调研之后,实践团形成的思政小课堂等实践成果将进一步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提升育人实效。
实地走访,开展古村祠堂文化的价值重塑调研
为探究祠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何更好赋能乡村建设,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在三华村开展古村祠堂文化调研。
Young实践团在徐氏大宗祠调研(陈运红 摄)
穿梭于荣华里、贤华里、仁华里、德华里、接龙里、聚龙里、君和里等曲曲折折的古村巷道中,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了解到三华村具有大大小小各类祠堂共计20余座。云山徐公祠、默菴徐公祠、徐氏大宗祠、仲和徐公祠、徐大夫祠、福元徐公祠、集之徐公祠等等一座座宗祠鳞次栉比,宛若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见证了三华徐氏家族的血脉延续,目睹了时代的变迁与绵延,更承载着一代代乡亲子嗣的浓厚乡愁。
徐氏大宗祠是三华村徐氏族人的合族祠,供奉的是三华村的开村始祖徐宗远,其庄严古朴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深吸引了Young实践团成员的目光。祠堂坐西北朝东南,三间四进,总面阔13.8米,总进深43.1米,建筑占地594.8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红泥阶砖铺地。它不仅承载着徐氏宗族的荣耀与记忆,还见证了孙中山先生与三华村的深厚渊源。1920年,为嘉奖三华村英烈在黄花岗起义中舍身取义的革命精神,孙中山先生将四棵榕树苗栽于蓝色花盆内赠予三华村,寓意“天下为公”,这些树苗曾栽种于徐氏大宗祠前,后移至三华小学内继续生长,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2019年,三华村组织对徐氏大宗祠进行了精心修缮,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其往日的辉煌。如今,徐氏大宗祠不仅是徐氏宗亲的日常议事场所,也是村民举办喜庆宴席的重要场地。
Young实践团在福元徐公祠调研(邹春梅 摄)
调研过程中,徐大夫祠、福元徐公祠、仲和徐公祠等祠堂的华丽蜕变成为了Young实践团成员们关注的焦点。在保留祠堂原有建筑特色和结构空间的基础上,三华村探索“祠堂+”模式对村中的不少祠堂进行了活化利用,一座座古朴传统的乡村祠堂或变身为醒狮武馆,或升级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打造为“公益岭南乡村国学讲堂”……让古村祠堂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其中,福元徐公祠最引人注目。这座古老的祠堂作为广州市首批农家书屋示范点之一,挂牌花都区图书馆三华小学分馆、三华小学立贤书院,开创了“村馆校”合作共建的发展新路径。升级改造后的百年宗祠,集教学、展示、研讨、阅读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从“破旧不堪”到“焕发新颜”、从“单打独斗”到“共建共享”、从“无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的蝶变。不仅满足了村民和学生的阅读需求,还定期举办读书会等活动,成为了乡村文化的新地标。
Young实践团成员认真调研(黄锦仪 摄)
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成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与热情,详细记录着每一座祠堂的历史沿革、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深入了解祠堂在乡村振兴中的新角色和新使命。廖绮晴同学在实地调研后深受触动,她谈到:“从徐氏大宗祠的庄严古朴中,我深感家族记忆的厚重,它不仅是亲情凝聚的纽带,更凝结着无数族人的深深眷恋;从福元徐公祠的活化利用中,我领略到了醒狮、灰塑及蔡李佛拳等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从集之徐公祠与中国同盟会番花分会旧址的渊源联系中,我深为革命先烈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所钦佩。此次考察,不仅拓展了我的视野,还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创新对社会与个人的深远影响。”
走村进巷,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径调研
为探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创新发展路径,7月10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Young实践团在三华村详细了解其在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文旅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开展专题调研。
明亮宽敞的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骆凯初 摄)
抓好党建引领,奏响乡村治理的美妙乐曲。漫步花都区三华村,崭新的楼房和传统的建筑在荷塘的相嵌中彼此交错,新与旧的交织讲述着时代变迁。村里既有大大小小20多座古祠堂,也有党群服务红色驿站、颐康服务站等崭新地标建筑。作为花都区较大的城中村,三华村坚持织密建强“新华街党工委-三华村党委-经济社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责任区”的五级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城中村“微治理”模式,结合村民实际需要,在现有空间内将充电站、净水器、座椅等一项项设施配齐建全,不断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得到村民的广泛点赞和好评,也得到上级单位的充分认可。
Young实践团成员采访三华村党委副书记徐剑武(骆凯初 摄)
其中,明亮宽敞的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就是生动的缩影。“我们的服务大厅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政务服务窗口、图书室等多功能于一体,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还通过‘一张笑脸相迎、一声真诚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的‘四个一’服务标准,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构建了和谐亲密的党群关系。”采访中,三华村党委副书记徐剑武谈到,“党委聚焦群众需求,对于医保结算、社保报销、婚姻登记等重要民生事项,实现‘村民事’‘村里办’;对于行动不便老人和困难群众,通过党群服务队问需于民、服务群众。”
三华村元华花园新村航拍图(骆凯初 摄)
整治环境卫生,绘就村民幸福生活新图景。步入三华村居民别墅区元华花园新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别墅、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映入眼帘,家家户户门前庭院绿意盎然,装点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Young实践团成员采访三华村村民(骆凯初 摄)
“村里比较安静,生活还是蛮舒适、蛮安逸的。村里在环境的治理上是花了功夫的。”谈起嫁到三华村后的生活,阿聪的嘴角扬起了一抹笑容。调研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三华村村道也曾经尘土飞扬、坎坷不平,也一度有条“臭水沟”闻名乡里、两岸到处是违建……为改善村容村貌,村里通过实施“厕所革命”“黑臭水体治理”“三清三拆三整治”等行动,治理了河道,拆除有碍观瞻的大片棚屋,对道路进行了硬底化和绿化,配备专职环境卫生保洁人员,落实清扫保洁责任制,让村民的房前屋后变干净了,人居环境得到大大改善,村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徐维扬,村中自筹资金对旧村东侧砂石路进行硬底化及绿化,并命名为“维扬路”,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还增强了村民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近年来,三华村先后荣获“2020年广州最美村庄”“广东省健康村”“广东省卫生村”等称号,成为乡村环境整治的典范。
激活发展引擎,打造乡村文旅新名片。三华村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便有16位为三华村人,拥有深厚的英雄精神和革命传统。立足乡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激活发展引擎,打造文化名片,是三华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也是此次Young实践团的志愿服务内容之一。
经调研,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三华村依托其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非遗文化、耕读文化及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御史大王诞”民俗节活动、“公益岭南”乡村国学讲堂系列活动等,着力建设特色旅游村落。目前,正在精心打造水仙厅、水仙桥等旅游景点,开发精品旅游路线。Young实践团也应三华村的服务需求,围绕其独具特色的醒狮文化、龙舟文化、茶文化等设计文创产品、绘制墙体彩绘,助力其擦亮乡村文旅品牌。
Young实践团成员调研古建筑活化现场(骆凯初 摄)
调研结束后,Young实践团将根据所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设计问卷并进行汇总分析,将三华村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撰写调研报告,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邹宇璇 聂美城 康有朋 李婉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