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再度带火自动驾驶,“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争论再起

科技能见度
+订阅

近日,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在湖北武汉的无人驾驶订单量迎爆发式增长,引发广泛讨论。与此同时,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街头正出现越来越多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真的来了。

自动驾驶热度之外,关于其技术路线发展之争——“单车智能”还是“车路协同”,再次引发业界讨论。相对而言,单车智能需要车辆本身去“观察”周边情况,决定怎么驾驶;车路协同更依赖道路基础设施,车辆通过与其他车辆和道路上的传感器、5G基站等共享信息,实现自动驾驶。

“萝卜快跑”智能驾驶

随着近期“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等试点陆续公布,这两种路线将如何发展?记者邀请到多名行业内专家,一起聊聊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的智能驾驶。

单车智能,打造更聪明的车

我国在2022年出台的自动驾驶国家标准,将驾驶自动化分为0级到5级(L0—L5),最高的5级意味着完全自动驾驶,在所有场景下车辆均无需人类干预。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两种技术路线的终极发展目标都是完全自动驾驶。

如何更直观理解这两种技术路线?车评人谭劲棠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就像是单机游戏和联网游戏”。单车智能像单机游戏,要打造的是更聪明的汽车。

简单来说,单车智能(AD)是通过车辆安装的传感器对周边环境进行感知决策执行。谭劲棠介绍,目前国内多数厂商规模化落地的L2级智能驾驶技术其核心叫ADAS。ADAS是一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它利用安装在汽车上的多种传感器来感知周围的环境,并收集数据,将信息交由软件系统分析决策,并控制车辆完善既定的动作。如国内小鹏、广汽等品牌推出的不少智能驾驶汽车都已实现了该功能。

随着5月30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访问中国,特斯拉FSD再次成为自动驾驶领域的关键词。同属单车智能,FSD有何特别之处?

这需要先从单车智能发展的两种主流路线说起,它们是以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为代表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以视觉感知和影子模式为代表的端到端神经网络方案。近期火爆的“萝卜快跑”,采用的就是前者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后者是目前业界认为较适合实现单车智能的技术架构。北京车展上,华为的智驾新品牌“乾崑”与乾崑ADS3.0高阶智能驾驶、小鹏发布的AI天玑系统、商汤绝影面向量产的UniAD都是端到端的架构。目前,FSD v12版本是全球首个大规模全量落地给普通用户的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

FSD技术以视觉识别为核心,此技术路线认为视觉是最有效的信息获取方法,在量产汽车上选择了更便宜也更易量产的计算机视觉方案,并通过神经网络模型来训练算法。“以前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是遵守人类的规则,而FSD等系统更倾向于模拟人类的反应。”谭劲棠介绍。

当下,随着国内各家自动驾驶企业的技术不断成熟,单车智能正一路狂奔。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支持开展3、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准入和上路试点。

自动驾驶技术企业广州小马智行副总裁莫璐怡告诉记者,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车辆,已获准在部分城市核心区域的公开道路上开展车内无人运营,远程安全员按照政策要求对车辆进行监控。“安全员的远程协助并不直接控制车辆的动态驾驶任务,可以被理解为符合学术意义上的4级。”莫璐怡介绍,根据小马的测试数据,单车智能车辆的安全性超越人类司机,事故率更低,通行效率更高。

车路协同,布置更智慧的路

如果说单车智能是更聪明的汽车,那车路协同则是通过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强大的云协同,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

车路协同(VICAD)是一种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全方位实施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之间的动态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与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

更进一步,在车路协同基础上提出的“车路云一体化”,可通过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为一体,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系统的安全、节能、舒适及运行高效的信息物理系统。

高新兴“车路云”系列化产品矩阵

高新兴“车路云”系列化产品矩阵

在车联网解决方案企业高新兴网联战略方案中心总监、技术方案专家李凤娜看来,相较于单车智能强调的车辆自身的能力,车路协同更强调通过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协作。

“通过感知数据共享,车辆间可以共享周围环境的感知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李凤娜告诉记者,在车路协同“上帝视角”的强力支持下,单车智能可以更轻松地处理更多的复杂场景,比如前方大车遮挡住红绿灯、大车遮挡鬼探头、前方几公里外交通事故预知以及强光效应、极端天气等。

当下,车路云一体化已实现封闭区域内的广泛使用。如工业园区、厂区、港口、矿山、机场等地,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无人卡车、无人物流车、无人清扫车、微循环无人小巴和接驳车等高效运营。这些车辆不仅能够自主完成货物运输、清扫作业和人员接送等,还能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调整路线,优化行驶路径,从而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

“萝卜快跑”智能驾驶

“萝卜快跑”智能驾驶

双向奔赴,形成自动驾驶融合发展方案

然而,不论是单车智能还是车路协同,都有短板:单车智能通过安装传感器等设备让汽车具备自主控制能力,但传感器可感知的范围有限,因此受环境限制也较多;车路云一体化须将车辆与道路数据同步云端,通过实时交互实现自动驾驶,因需要道路实时数据,须铺设大量道路信息获取设备,成本高昂。

那么,两个技术方向是否存在融合发展的可能?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围绕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等9个方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

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三部门发布,我国首批确定由9个汽车生产企业和9个使用主体组成的联合体,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试点产品涵盖乘用车、客车以及货车三大类。

这场技术路线之争似乎已经有了答案——形成自动驾驶的融合发展方案。

莫璐怡告诉记者,单车智能是指每个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强;而车路协同像是整个部队的指挥系统。“自动驾驶汽车是智慧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需要单车智能技术作为其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基础,为安全兜底;而车路协同技术则可为路端、车端提供更丰富信息并覆盖动态盲区,提高行驶效率和安全性。更聪明的车、更智慧的路,两者相互促进,智能网联技术能够更好赋能单车智能。”

目前,小马智行已在北京、广州与当地政府机构及上下游企业协同参与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和项目中,探索车路协同通信对于自动驾驶无人化落地技术攻坚的积极效应。

小马智行在广州南沙行驶

除了已在武汉、广州等地落地的“萝卜快跑”,越来越多自动驾驶应用正逐步落地:在广州南沙的高速测试路段上,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正“丝滑”行驶,广州生物岛上文远知行的无人小巴搭载乘客缓缓驶过,深圳无人驾驶公交车正一辆辆驶过寻常百姓家……

“从这些落地应用看来,未来,一定是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双向奔赴的时代。”在李凤娜看来,只有将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构建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未来交通环境。

小马智行在广州南沙行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此前也给出了近似的答案。“我们提出了智能汽车云控系统的技术思路,创建云支持自动驾驶的体系架构,用这个复杂系统来判断大系统的性能,未来的自动驾驶按这样的思路在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徐勉 王诗堃

【策划】罗彦军 胡念飞

【统筹】张志超 余佩

编辑 佘余 刘婷婷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