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学子走进揭阳地都,以“AI+智慧助农”新模式助力传统养殖业转型

南方+

实时监测淡水的pH值、溶氧等数据,360度查看鱼群活动……这些功能在一台平板上就能一键操作。这是由广东工业大学“智捷云”乡村振兴实践团自主研发的“渔智管家”平台。7月2日至8日,该实践团来到揭阳市榕城区地都镇钱前村进行实际调研,向当地农户正式推广这一应用技术,助推“汗水农业”转型“智慧农业”。

实践团首先来到位于钱前村的一户南美白对虾养殖地,近距离观察传统养殖模式下虾苗生长状况,并针对虾苗的生长特性、生活环境和营养需求向养殖户进行一番深入了解。学生们发现传统养殖模式虽好,但过于依赖人力和经验。

接着,实践团亮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渔智管家”平台及其配套智能设备“晓云”。这些智能设备不仅能为养殖户实时监测到水中氨氮、酸碱度、溶氧量等指标,还能帮助养殖户及时判断鱼塘是否存在一些导致鱼苗致病的病菌和微生物问题。

养殖户郑芝荣对此感到惊讶,说:“这打破了我对水产养殖设备的认知,没想到现在的养殖设备已经可以和AI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实现融合。”

为了更好地向更多养殖户推广、介绍智慧养殖技术,实践团开展了一场推广培训会,向当地养殖户讲解设备“晓云”的检测水质、多源融合数据分析等功能及应用场景,并分享了实践团去年在茂名的推广成果和实地应用经验,与养殖户就设备平台中的水质监测、AI问答及如何适老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培训会结束后,实践团还就养殖户们在养殖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困惑为其一一解答。

实践团负责人黎钊说:“当前乡镇的渔业和种植业的转型发展,关键在于转变生产模式和观念,一方面要从以经验为主导的传统粗放型转为低人力成本的智能型,另一方面要升级操作系统,使其更加‘适老’,让智能平台成为中老年农户的‘新农具’。”该负责人还表示,实践团将根据本次实践和调研结果,继续升级迭代技术,研发集“实时监测”“智能分析”“辅助决策”于一体的一站式智能农业管理平台,努力实现将渔户提出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渔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养殖户从“靠经验”转变为“靠数据”,因此对科技赋能提出新的要求。广东工业大学“智捷云”乡村振兴实践团表示,他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通过“AI+智慧助农”新模式赋能农业,激活产业“造血”功能,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字】程羽 方继虹 通讯员 余凯宏

编辑 羊建溶
校对 叶剑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