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叶窗|打“婚姻登记+文旅”牌,茂名“甜蜜经济”迈出第一步

南方+

7月17日上午,“缘定荔乡 见证幸福”2024茂名市婚姻登记集体颁证仪式在位于高州市根子镇的荔博园内举行。18对来自茂名各地的新人们在亲朋及茂名市各级领导、民政部门的见证下体验情定荔乡的浪漫。

如果说此前已经开设的疍家墟婚姻登记处是从无到有的探索版,那么在荔博园里具有特邀颁证服务的婚姻登记处则是快速迭代的升级版,茂名“甜蜜经济”真正迈出了第一步。

2024茂名市婚姻登记集体颁证仪式现场。吴虹佩 摄

2024茂名市婚姻登记集体颁证仪式现场。吴虹佩 摄

(一)

婚庆行业被誉为“甜蜜经济”,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涉及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

根子婚姻登记处位于柏桥荔博园甜蜜蜜酒店一侧,在硬件基础打造上下了功夫。一楼是一站式婚庆行业服务中心,摄影工作室、化妆工作室、业务洽谈室等一应俱全。二楼的婚姻登记处融合了荔枝文化与国风元素,甜蜜喜庆的氛围感拉满。三楼则是功能设备齐全的婚育健康医学检查中心,半小时完成婚前检查……可谓包罗了婚庆行业全套服务。

根子婚姻登记处一角。邱茜 摄

硬件提供支撑,文化赋予内涵。荔枝树是荔博园的资源禀赋,更是文化的象征。这里古树苍劲,寓意爱情的长久不朽。当婚姻登记的仪式走出行政楼,与文化旅游相遇,独特的记忆与美丽风光相逢,将深厚文化镶嵌。

如今,茂名在疍家墟、荔博园两个景区设置婚姻登记处,将婚姻登记机关建设与经济发展、旅游度假相融合。创新推出的特邀颁证服务,为婚姻登记仪式提供了更丰富的定制选项。今后,这样的活动将进入常态化。

(二)

“婚姻登记+文旅”正在成为不少城市探索婚俗改革、发展“甜蜜经济”的热门方向,不少地方绘制加速培育“甜蜜经济”的路线图,竞逐“婚姻登记+文旅”新赛道。

比如云南大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苍山洱海、风花雪月”,大理成为众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婚礼目的地。2023年大理举办目的地婚礼4400多场,其中九成顾客来自省外。目的地婚礼不仅带来了可观的“流量”,也为产业上下游其他行业带来了发展“增量”。

无独有偶,两个月前,江苏苏州举办深化婚俗改革系列主题活动,现场发布《“苏式婚姻”365行动方案》和“甜蜜事业+甜蜜产业”热力图,全面展示苏派“甜蜜经济”的方法路径。

目光转向省内的广州从化,这是广州市最早布局“甜蜜经济”的区。通过政府搭台、部门招商、企业合作运营的方式,引进相关专业婚庆产业运作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依托温泉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站式”婚姻登记和婚庆产业,“甜蜜经济”有了集聚效应,搞得风生水起。2021年,“甜蜜经济”写入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在全市推开。这个月初,广州客轮水上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揭幕,就火了一把。

广州从化区生态设计小镇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资料图

发展“婚姻登记+文旅”,落点在消费。在传统模式中,消费集中在基本生活需求上,而“甜蜜经济”的兴起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提升了消费的附加值,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

(三)

随着年轻一代对婚庆服务的高品质追求,全方位的婚庆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2023年,茂名市共办理结婚登记逾3.2万对,茂名试点多年的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也愈加成熟,外地人到茂名领证通道畅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具有吸附张力的文旅成为“婚姻登记+”的优等选项、最佳搭档。

根子婚姻登记处所在的柏桥荔博园甜蜜蜜酒店外景。刘栋铭 摄

婚姻登记与文旅的结合,不仅是一种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对文旅产业深度与广度的一次拓展。需要考虑如何将地方特色文化、历史遗产以及自然景观等元素融入婚礼仪式中,为新人提供独一无二的婚礼体验。

在苏州,姑苏区围绕古城耦园、苏州昆剧院、虎丘婚纱城三大爱情地标,定制了以“浪漫古城 爱情之旅”为主题,集婚登、文旅、产业于一体的3条爱情路线。在上海,虹口区打造甜爱坊商业区,环绕婚姻登记分中心的有甜爱路、同心路,集聚了婚庆、酒店、旅游、文创等产业。体验感是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键,只有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婚姻登记+文旅”才能从服务提升跨入产业跃升。

“婚姻登记+文旅”模式,本质是一种服务创新、产业融合、文化传承和经济带动的综合体,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有效联动。既需要政策引导与支持,降低企业和新人的参与门槛,激发市场活力,也需要整合地方文化资源,设计符合市场需求的婚礼旅游产品,提升婚礼服务的附加值和吸引力,还需要加强与婚礼策划、摄影、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合作,形成完整的婚礼服务产业链。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婚姻登记+文旅”在茂名多点开花,“甜蜜经济”逐步成为茂名的一张名片。

【撰文】刘栋铭 叶洁

新闻链接:

我们结婚吧!在荔枝之乡!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