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严重不足,怎么办”“社区独居失能老人较多,如何让他们吃上热乎饭菜”……7月17日,东莞“旗峰竞秀”——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揭榜攻坚行动之民生专题活动举行。据了解,在此次专题活动中,共有9个镇街(园区)的民生案例登上“金榜”。
9个金榜案例从69个案例中脱颖而出
今年以来,东莞市委组织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围绕“百千万工程”各项重点任务,推出“旗峰竞秀”——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揭榜攻坚行动,聚焦“治理”“民生”“发展”三大专题,选树攻坚优秀案例。
继5月份“治理”专题之后,东莞开启第二场“民生”专题竞秀活动。各镇街(园区)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领题攻坚,共遴选报送了69个民生案例。7月17日,主办方围绕“惠民”“利民”“便民”三个关键词,遴选出9个金榜案例开展线下竞秀。
通过案例讲述、媒体观察、评委提问、专家点评等,最终评选出“旗峰竞秀”——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揭榜攻坚行动之民生专题的“旗峰榜”:9个金榜、15个银榜、17个铜榜。其中,东城街道(惠民组)、洪梅镇(利民组)、企石镇(便民组)斩获金榜第一名。
在案例讲述环节,桥头镇公共服务办主任罗炜珍分享了“小饭碗”里的“大幸福”密码。针对老年人吃饭难题,桥头镇开办了长者饭堂,通过“送餐+配餐”,让600多名老年人每天吃上热饭热菜。
东城街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副主任殷石坚,分享了如何精准服务“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破解困境儿童“保护难”、青少年成长“教育难”、老年人“生活难”问题。
要把“民生清单”变为百姓的“幸福账单”
东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曹秋静表示,9个金榜案例涉及教育、养老、公共交通等多个民生领域,展示了东莞始终聚焦民生关切、回应民生期盼的生动实践。“通过案例展示、一线观察、专家提问等环节,这批民生优秀案例立体地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曹秋静称,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在于“三大实招”。一是强底色,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党员示范为引擎,以自治共享为路径,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
二是强统筹,汇聚多方力量。围绕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交通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领域逐一攻坚,汇聚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支力量,推动民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是强创新,办好民生实事。一方面,要善于改革创新,推动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让民生工作更有温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创新实践,把“民生清单”真正变为百姓的“幸福账单”,聚焦“小切口”、汇聚“大民生”,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
【旗峰竞秀·民生专题金榜(9个)】
第一名(3个)
东城街道(惠民组):构建党建引领“朝夕护航”工作模式,以“三个精准”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感
洪梅镇(利民组):“红色引擎”打造老年医养服务“新范式”
企石镇(便民组):“堵心路”变“舒心路”,以高质量党建推进“舒筋活络”工程
第二名(3个)
桥头镇(惠民组):党建引领办“食”事,长者饭堂“膳”民生
常平镇(利民组):教育扩容提质,落实攻坚行动
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便民组):水乡功能区建设“政务云厅”,推动政务服务高效便民
第三名(3个)
塘厦镇(惠民组):以文润城 幸福加码——塘厦镇公共文化服务“增量提质”惠民生的实践和跨越
滨海湾新区(利民组):安置换安心,共建促共享
南城街道(便民组):党建引领“五大思维”,构建便民交通“幸福圈”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