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中国特色非遗学科?全国高校“大咖”齐聚中大论道

南方+ 记者

7月15—16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中文堂成功举行。为进一步提升高校非遗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了本次会议。

各地高校交流非遗学科建设经验。

各地高校交流非遗学科建设经验。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佛山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州新华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晋中学院、榆林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的非遗课程教师,汇报、交流各地各校的非遗学科建设经验。

为加强非遗学科教学和研究人才储备,本次学术研讨会回顾和总结我国高校多年来非遗学科建设的模式与路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产学研”教育转型、新文科建设等话题,展望高校非遗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学术进路。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有关司局同志参加会议。

今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二十周年。近年来,非遗专业的开设在全国高校蔚然成风。“构建非遗学科,不仅在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文化多样性,还有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杨利慧说。

中山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宋俊华发言。

中山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宋俊华发言。

主题发言分为4场,与会专家首先对高校非遗学科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林继富,天津大学副教授耿涵,晋中学院教授钱永平,分别就各自所在学校的教育特色,为高校结合地方非遗特色和师资队伍打造非遗特色专业提出深刻思考。中山大学教授孙九霞进一步表示,非遗学科建设应当吸纳多学科知识体系,并嵌入非遗学科的类型和特征。

围绕高校非遗学科的学术进路,山东大学教授王加华从目的内容、方式途径与效果评判3个方面,阐释了对高校非遗教育的理解和观点,并建议建立“非遗学科效果评价体系”。青海民族大学教授高莉认为,高校非遗学科建设需要结合地方非遗保护特点,建立起多主体合作的“产学研”教育体系。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赵罡则提出,非遗学科建设需要跟随非遗传承和创新实际,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实践模式,以回应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需求。

各高校教师也对未来中国非遗学科建设提出展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高丙中指出,非遗研究是“开放的学术事业和凝聚的学科”,应当围绕这两个建设目标,以开放的学术眼光和视野,凝聚社会各界和各学科的优势,加强非遗学科建设。南京大学教授高小康同样认为,非遗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实践性强的文化事象,其学科建设离不开各学科的合作与融合。榆林学院教授贺智利、广州新华学院副教授李铭健,分别讨论了非遗学科建设和地方高校特色教育的共生关系。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教授卢坤建,天津大学讲师张洁,佛山大学教授谢中元等高校教师和有关专家还介绍了所在院校建设非遗学科平台的成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陈杭也从整体上介绍了广东省有关院校在非遗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并寄望广东高校在非遗学科建设上为非遗保护工作培养更专业、更多元的人才。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陈杭发言。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陈杭发言。

“如果我们不去大胆建立非遗学科,它的学科范式就永远无法成熟。”中山大学教授、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专家宋俊华进一步建议,未来应成立独立的“遗产学”。“遗产学”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应包括世界遗产、农业遗产、记忆遗产等内容。他期待除非遗传承人外,学科构建的创新,可以为非遗领域培养更多管理人才、研究人才、应用传播人才与职业技能人才。

南方+记者 杨逸

编辑 张志超 陈梅玉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