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伦教北海小学:深耕全童教育,让每个孩子都精彩

南方+ 记者

近日,教育部公示第十六届宋庆龄奖学金获奖候选人和优秀组织奖获奖候选名单。其中,顺德区伦教街道北海小学霍芯颖上榜,为顺德区今年唯一获选的中小学生。

霍芯颖学业、体育成绩都相当优异。在6月举办的广东省小学生游泳锦标赛上,霍芯颖、李浩铭、张熠涵、李铵铵等组成的北海小学游泳队“劈波斩浪”,为顺德斩获了3金5银3铜的好成绩。

北海小学游泳队参加2024年广东省小学生游泳锦标赛,斩获3金5银3铜佳绩。

北海小学游泳队参加2024年广东省小学生游泳锦标赛,斩获3金5银3铜佳绩。

在6月的粤港澳青少年信息学创新大赛(佛山市选拔赛)活动上,北海小学学子同样表现不俗。该校学子在Goc编程、C++编程、图形化编程项目中大放异彩,袁唯轩等3人荣获市级一等奖并晋级省赛,王楚涵、毛泽林等7人荣获二等奖,李雨嫣等5人荣获三等奖。

数据显示,在2023—2024学年度各级各类比赛中,包括霍芯颖在内,北海小学学子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达48人次,省级奖项93人次,市级奖项288人次、区级奖项292人次、街道级奖项323人次。

这些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北海小学以“全童教育”为引领,围绕“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的办学理念,落实“五育并举”,构建“精彩学子”课程体系,持续唤醒孩子天性,激发孩子内驱力,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充分展现自己的生动缩影。

提出全童教育,办孩子喜欢的学校

北海小学于1952年建校,1996年易地重建。顺德伦教北海小学的新建得到市、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北海管理区筹集资金,得到旅澳乡亲何庆先生捐资五十万以及旅澳乡亲和社会各界善长仁翁慷慨捐资,新北海小学才得以于1997年4月顺利落成并投入使用。

北海小学校内打造的追梦园。欧阳少伟 摄

北海小学校内打造的追梦园。欧阳少伟 摄

2011年,郭丽华通过竞聘上岗成为了北海小学的校长,当时北海小学教学水平处于伦教全街道中下游。如何通过办学理念和课程创新,实现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在一番思考后,她在顺德率先提出打造“全童教育”的规划与设想。

“全童教育”这一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与郭丽华从孩童时期就持续追梦成长的经历有关。郭丽华虽然不是出自名校,但因为热爱教育,自1993年始深耕教坛,从一名普通教师一路成长,在2021年获评佛山市级名校长。

郭丽华回忆说,她在乌洲小学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好老师。这位老师出自大家闺秀,举手投足有范有魅力,她很快就在心里种下了当老师的种子。当时,因为学校搭建的广阔平台,她得以在一年级就参加学校的讲故事大赛,并获得全校第一名;此后,她还担任班干部,在学业之余加入学校舞蹈队、仪仗队,担任主持司仪,参加街道文体汇演活动。整个小学阶段培养的好习惯、掌握的新技能、树立的新自信,都为其后来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育是唤醒、是激励,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因此为孩子提供平台很重要。”郭丽华认为,全童教育是根据人的个性特点实施差异教育,聚焦儿童端,倡导童真、童心、 童趣;去功利化、去成人化,从儿童出发构建课程体系,助力其成长。

为此,郭丽华在北海小学搭建了精彩一刻等舞台,让老师策划参与,让学生大胆展示,真正找到自我、快乐成长,她确立了以“培养爱生活、爱劳动、善学习、乐创新、知奋进、懂感恩的精彩学子”为育人目标、“以师生发展为本,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我参与、我展示、我成功、我快乐”的学习风气和“我爱生、我乐教、我博学、我善导”良好教风。

学教研一体化,打造优秀教师队伍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郭丽华的“全童教育”办学实践中,教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全童教育”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激励北海小学学子持续追梦成长。欧阳少伟 摄

“全童教育”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激励北海小学学子持续追梦成长。欧阳少伟 摄

“教育是种福田的事业,热爱教育是教师成长的内驱力,责任与使命则是其外驱力。”郭丽华记得,1993年踏上三尺讲台后,她就倡导课堂上学生要多参与,用互动与体验带给学生乐趣与快乐。她的英语课堂很快在伦教街道打响了名气,她也凭借第一名的课程成绩,跻身伦教街道英语教研组负责人。

成为北海小学校长后,郭丽华注重学教研一体化来打造师资队伍,引领教师做一个学习者、研究者。以打造魅力课堂为载体,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主阵地的作用,她积极搭建各类评比交流学习平台,加强教师学术交流,提升教师的演讲能力和学习能力,推动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2022年,北海小学制定了“强师工程”规划,通过规划引领教师发展,拟定教师自主发展指引,创新校本研修,赋能教师发展。郭丽华还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成立北海小学奖教奖学基金,制定奖教奖学方案,全面激励每个教师的发展。

北海小学举办打造“全童教育”之精艺美育成果展演活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

北海小学举办打造“全童教育”之精艺美育成果展演活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

近年来,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屡获国家、省、市、区的各项奖励。

2023年学期,北海小学教师获国家级荣誉有1人次,省级荣誉12人次,市级荣誉33人次,区级荣誉44人次,街道级荣誉200人次;21位老师参加伦教街道教师能力大赛,获一等奖12人,二等奖9人。五名老师代表伦教街道参加顺德区教师能力赛,2人获区一等奖,3人获区二等奖。两位一等奖的老师代表顺德区参加市级教师能力大赛,实现了北海小学的市赛“零的突破”。

践行五育并举,构建“精彩学子”课程体系

近两年,北海小学立足课改潮头,扬课改之帆,对标核心素养、五育并举的精神进行课程结构的有效重构,以“精品”“精健”“精学”“精能”“精艺”为五大板块来构建课程体系,探索出“1+X”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体系,结合本土资源、学校特色、学科特点开发了四十多门的校本课程,丰富全童教育内涵。

北海小学注重书香校园建设,通过图书超市义卖、主题读书静态展等形式,展示学子读书成果。

北海小学注重书香校园建设,通过图书超市义卖、主题读书静态展等形式,展示学子读书成果。

北海小学以构建国家课程的“O+5E”魅力课堂教学模式、校本课程的协同教育模式为抓手,打造五大特色课程:童行德育课程、“泳”往直前课程、“两翼四驱”劳动课程、“粤唱粤精彩”粤剧课程以及“创新更精彩”科创课程。通过“以点带面”,引领其他课程共提升,共发展,彰显了北海小学好课程魅力,不断深化“全童教育”的内涵。

学校还打造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空间,建设追梦园,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全方位,给予每个孩子广阔的展示舞台。

童心、童趣特色的文体、科技、社会实践、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润养了学生品德,潜移默化地撬动了学生的禀赋。全校100%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分别投入到不同的课程学习中,真正达到“参与一门课程,获得一种体验,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特色办学硕果累累,高品质教育润育未来

近年来,北海小学游泳队、“新声”粤剧团、民乐团、科技、智能机器人、书法、舞蹈等特色课程硕果累累,彰显该校“全童教育”的成果。

2011年至今,北海小学校游泳队在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游泳比赛中,已斩获团体第二名一次、团体总分第三名两次;在全省小学生游泳锦标赛中,三次获得小学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全市小学生运动会游泳比赛中,多达5次获得小学组团体冠军;在顺德区青少年游泳比赛中,已连续10年卫冕冠军,为省、市区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运动员。

北海小学是佛山市粤剧特色学校,在佛山市第六届少儿粤剧艺术节活动总决赛中,北海小学获得1金1银3铜3优的好成绩。

北海小学是佛山市粤剧特色学校,在佛山市第六届少儿粤剧艺术节活动总决赛中,北海小学获得1金1银3铜3优的好成绩。

以传承粤剧传统文化为己任,“新声”粤剧团在探索粤剧教育的道路上,不断积累经验、开拓创新。2023年12月,在第六届佛山市少儿粤剧艺术节决赛上,北海小学共推8个节目,获得1金1银3铜3优的好成绩。其中,粤剧团参演的《唐宫奇遇记》获评粤语戏剧银奖,《小放牛》获评粤剧折子戏铜奖;民乐团创作的《彩云追月》获评粤乐金奖《剪春罗》获评粤乐铜奖;郭丽华获评佛山市少儿粤剧教学教育“先进工作者”。

“纵览学校办学历程,学校经历校舍发展、规模发展、团队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质发展这六个阶段。”郭丽华说,学校坚持走科学育人之路,在全体师生、家长的共同奋进下,朝着打造“全童教育特色”品牌,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实现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在历次参与区办学质量考评中均以高分获评区A级单位。

“今年学校通过实施科学管理,再度提升管理效益,育人质量、德育、教学、安全等方面都有新提升,譬如:多元化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教研提升,‘两翼四驱’常态化促进劳动教育,‘医校融合’助力学校医务室旧貌焕新颜。”郭丽华说,接下来,学校还将进一步贯彻落实顺德“四优”高质量教育体系精神,持续优化办学条件,改革创新学校工作,全力推动学校在新起点上再创新佳绩。

南方+记者 欧阳少伟

通讯员 张婷

除署名外,受访学校供图

编辑 黄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