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游泳后腿“烂”流脓!医生紧急提醒

广东卫生在线
+订阅

炎炎夏日

游泳成了不少人最喜爱的运动

但许先生怎么也没想到

游个泳整条腿居然“烂了”

还不断流出青绿色的脓液

原来

许先生患有脚气多年

他游完泳上岸时

右小腿刮到泳池里的台阶上

蹭出一个小伤口

当时他没太在意

冲凉后便回家了

第二天

许先生先是脚趾缝流脓

而后小腿伤口处开始红肿流脓

第三天他开始发烧

第四天高烧不仅没退

右边小腿还肿成了两倍大

他赶紧到医院就诊

▲来医院时,徐先生的小腿已经肿胀流脓

经医生诊断

许先生得的是“丹毒”

需入院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抗感染治疗后

他才痊愈出院

丹毒并不罕见

下雨后赤脚淌水

被蚊子叮咬

长期抠鼻子

都可能感染丹毒

丹毒不是中毒,是由细菌引起的急性皮肤感染。细菌大多由皮肤或粘膜破损处侵入。最常发生的部位是面部或小腿,感染后皮肤会突然出现大片红斑、肿胀,伴有明显疼痛。病情多在4-5天达高峰,常伴有发热、寒战、全身不适或恶心等前驱症状,消退后局部可留有轻度色素沉着及脱屑。

以下4类情况

容易感染丹毒

雨天出行:即便是健康人群,蹚水后依然可能会感染丹毒。

足癣患者:因真菌侵袭引起皮肤浸渍破溃或因瘙痒而搔抓引起皮肤破损,从而继发细菌感染。

有不良习惯的人群:如经常抠鼻或挖耳朵,容易造成局部皮肤或粘膜的破损,让细菌乘虚而入,导致面部丹毒的发生。

抵抗力低的人: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丙种球蛋白缺陷、使用免疫抑制剂、感染HIV者,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

若被感染

需要注意以下4点

注意与他人隔离,洁具专用,每日用温水洗脚。有足癣者,可用纯米醋或白醋,加热至30℃泡脚,忌用热水烫伤局部皮肤。

饮食宜清热利湿,忌辛辣刺激海鲜发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注意多休息和抬高患肢,避免不必要的站立和行走,促进淋巴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感。

平时要调适起居,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除了丹毒之外

泳池还潜伏这些“致病危上下滑动阅读 ↓↓↓

1.红眼病 

除了急性结膜炎之外,如果游泳池里的漂白粉使用过多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漂白粉的刺激作用也容易导致双眼出现发红的症状。

2.耳部炎症 

游泳时耳朵很容易进水,脏水停留在耳内会使耳朵堵塞、流脓等,引发外耳道和中耳炎症,如化脓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外耳道炎等,严重的还会引起鼓膜穿孔等。

3.皮肤病

大众在游泳时应注意预防皮肤病,如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脓包疮,溃烂后一经接触即会传染;而皮肤浅层的真菌感染包括股癣、脚气、灰指甲等,通过拖鞋、毛巾也极易传染;疥疮、传染性软疣,在浴池里及桑拿按摩时极易传染。此外,如果在室外游泳,虽然感觉会比较通风透气,但是却容易因为日晒而患上日光性皮肤炎。

编辑 | 伍月汀 责编 | 张秀丽

审核发布 | 李楠楠

来源 | 南方网、深圳大件事、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