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近日在治疗反应性关节炎(ReA)并发的溢脓性皮肤角化症(KB)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近期刊登了一篇由我院风湿免疫科团队撰写的文章,题为“托法替尼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并发溢脓性皮肤角化症的新方法:病例报告”。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治疗方法——托法替尼在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及其顽固性皮肤病变中的显著疗效。
病例报告:一次成功的治疗经历
患者是一名42岁的女性,在经历尿路感染后,出现了一系列症状:包括骶髂关节疼痛、四肢及手掌脚底的广泛脓疱性皮疹、发热、口腔溃疡、眼睛结膜炎(眼红)以及会阴部脓疱性病变。患者接受了柳氮磺胺吡啶、沙利度胺治疗后,关节症状有所改善,但皮疹症状依旧顽固且反复。
初期治疗阶段,我们尝试了激素及几种常见的生物制剂治疗,如阿达木单抗(TNF-α抑制剂)和司库奇尤单抗(IL-17A抑制剂),但这些治疗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皮疹症状,甚至使症状有所恶化。
鉴于传统疗法效果不佳,我们决定尝试使用托法替尼,这是一种新型的Janus激酶(JAK)抑制剂。托法替尼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减少体内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在使用托法替尼(每日两次,每次5毫克)治疗20天后,患者的脓疱性皮疹明显好转,随访过程中未再出现类似皮疹。这一显著的疗效,为未来治疗类似病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新的希望。
什么是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Reactive arthritis,ReA)是一组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后出现的无菌性炎性关节病。除关节表现外,ReA通常还伴有一种或多种关节外表现,包括结膜炎、葡萄膜炎、泌尿生殖道炎、腹泻、无痛性黏膜溃疡、溢脓性皮肤角化症、结节性红斑、生殖器病变以及少见的心脏瓣膜病等。
目前一般将具有结膜炎、尿道炎和关节炎三联症者称为赖特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 RS)。
ReA的治疗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针对前驱感染,若患者存在持续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微生物,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2
针对关节炎,急性ReA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为主,病程超过6个月的慢性ReA患者建议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等,对DMARDs疗效不佳的难治性患者可选择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如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等
3
针对关节外表现,如严重的溢脓性角化症,可予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全身用药如沙利度胺或生物制剂等治疗。如果患者前驱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感染后出现关节疼痛,并且合并其他关节外症状(如眼部及皮肤损害等)时可以考虑ReA的可能性。
未来展望
该病例的治疗结局表明,托法替尼在治疗难治性溢脓性皮肤角化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JAK抑制剂在其他复杂皮肤病变和风湿病治疗中的潜力,希望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结语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一直致力于风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和治疗。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我们坚信一定能够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服务。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有相关疾病困扰,欢迎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图1. 患者临床症状进展情况(A)和治疗干预措施(B)
体表面积(BSA)显示了患者皮肤受累的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治疗上,最初使用了泼尼松,并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调整剂量。经沙利度胺(50 mg bid)和柳氮磺吡啶(0.5g bid)治疗后患者关节症状有所改善,但皮疹反复发作。随后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阿达木单抗)和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皮疹仍未得到缓解。然而,开始使用托法替尼(5 mg bid)治疗20天后,患者皮疹症状显著改善。在后期随访过程中,患者未再出现类似皮疹。
图2. 患者经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前后骶髂关节MRI图像变化
治疗前(A,B): MRI示双侧骶髂关节骶骨及对应髂骨缘可见不规则片状T1WI稍低(图A长箭头)、T2WI稍高信号影 ,T2WI压脂高信号影,边界欠清(图B长箭头)(提示骨髓水肿);双侧骶髂关节面局部骨皮质模糊改变,关节间隙变窄(图A,B短箭头);双侧关节面软骨显示不清。
治疗后(C,D): MRI示双侧骶髂关节及对应骶骨缘可见不规则片状T1WI低或稍高(图C长箭头)、T2WI高信号影, T2WI压脂高信号,边界欠清(图D长箭头),骨髓局部水肿范围较前明显缩小,骶髂关节面局部骨皮质模糊改变,关节间隙变窄(图C,D短箭头);双侧关节面软骨显示不清。
图3. 托法替尼治疗前与治疗20天后双手掌侧
(A,E)、背侧(B, F)、踝内侧(C, G)囊泡、丘疹消褪;(D, H)治疗前后,足底过度角化的薄片较前好转
医生介绍
黄文辉
风湿免疫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参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创立和建设,从事风湿免疫科科研和临床工作20余年,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精于对各种疑难风湿免疫病的诊治,如重症或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纤维肌痛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各种反应性关节炎、成人斯蒂尔病等。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于水莲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附属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风湿免疫中心Research Fellow,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生物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新疗法治疗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熟练掌握微创针刀镜、水筋针等痛风石清理新技术。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
系统性红斑狼疮专病门诊:周一上午
类风湿关节炎专病门诊:周五上午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视频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来源 | 风湿免疫科
编辑 | 广医二院融媒体中心
昌岗院区(本部):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番禺院区: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南路63号
西院区: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广纸路21号
医院网址:www.gyey.com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