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投诉直播珠宝,佛山成功调解挽回16万损失

佛山市场监管
+订阅

近期,众多网络直播间

兴起了一股珠宝销售热潮。

通过镜头前

精心布置的场景与细致入微的展示,

直播间吸引并激发了

不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但是这种新兴的珠宝消费方式

究竟是否值得信赖呢?

近日,石湾镇市场监督管理所

成功处置一起某珠宝商行网售珠宝

引发的多人消费投诉事件!

该事件涉及消费者108人,各类投诉共148宗,总体金额大,影响范围广,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石湾镇市场监督管理所通过联系众多投诉人逐一了解情况,梳理该珠宝商行的销售模式。

该珠宝商行自2023年09月成立以来,通过抖音等平台以直播方式介绍玉器手镯等首饰商品,并添加有意向客户微信,再通过微信向客户推介销售相关产品。在通过现场核查经营场所、预留联系方式均无法顺利联系到经营者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另辟蹊径,尝试通过投诉人收到的快递包裹里的联系方式,最终与经营者取得了联系。

经过多次与该商行负责人释明法理、协调沟通,历时近一个月,不仅顺利处理投诉者的退货退款诉求,对无投诉的25名消费者也一并要求经营者进行了退货退款处理,成功调解了这起消费投诉事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合计164801元。

在此,

佛山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

在网络平台或直播间

购买珠宝玉石饰品时应当谨慎购买!

2024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正式实施,

对网络直播营销的相关内容做出了明文规定!

同时需要注意

#01

理性消费

当前,有些翡翠电商在直播间销售手镯板料,通过在板料上圈出手镯形状标号进行售卖,消费者购买后再由商家加工为成品,期间还会将产品加工过程录视频发给客户,以证明客户对产品情况知情。这类玉石毛料并未经过切割,无法从表面看透翡翠的成品效果以及是否含有瑕疵,消费者如果不掌握专业知识,很可能出现实际成品与预想不符的情形。因此,消费者需要理性消费。

#02

查看鉴定证书

一些直播间通常会标注工厂处理翡翠、缅甸处理翡翠、处理翡翠毛料等宣传标语,但有的商家则只在一长串文字上写上“处理”二字,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往往以为是商家低价处理,实际这种情况可能是商家在玩“文字游戏”,销售经过化学处理的翡翠。消费者应要求商家出具权威质检机构的检测证书,认准翡翠A货购买。

#03

线下看货

珠宝首饰特别是翡翠一般都是在自然光下看,而直播间大都在室内,有全方位的灯光照射,带滤镜效果,翡翠显得更加温润,颜色更加漂亮,掩盖了瑕疵。实际上,销售的货品与直播展示的效果往往存在颜色、尺寸、存在瑕疵等差异。广大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切勿被“美颜”蒙蔽双眼,有条件的尽量线下看货,防止货不对版的情况发生。

划重点:

▲ 消费者在网购珠宝玉石饰品要有甄别和存证意识,要选择正规、信誉好、售后服务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

▲ 购买前仔细询问商品的细节问题,如售前质量保证、售后保障、退货换货条件及范围等;

▲ 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不与主播私下交易;

▲ 要及时留存直播录像、回放、聊天记录、购物记录等证据,主动索取并保留好相关票证

▲ 收货时注意验货,在确认货品完好无损,且品质没有问题后再签收。遇到消费纠纷,可先与商家平台协商处理,如协商不成,可到相关的行业协会或权威机构进行专业鉴定,并出具评估报告,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

来源:石湾镇市场监督管理所、佛山石湾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