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自助低至5元一杯,广东糖水要火了?

南周知道
+订阅

今日话题

字数:2800阅读时间:5min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糖水主要在两广地区流行,如今在饮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商家瞄准还未被充分开发的糖水,率先推出“无人糖水店”的模式,帮助糖水从两广地区走向南京、成都等城市。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两广糖水怎么火到全国。

(IC photo / 图)

(IC photo / 图)

夏日炎炎,一股清新甜蜜的旋风有席卷全国美食界之势。

去年以来,无人自助糖水铺以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低至5元一杯,在短时间内跑出多家连锁,引发行业关注。

前不久,茶颜悦色推出“糖水铺子”店中店(售卖冰淇淋、中式糖水),新品上线一周就出现大面积断货,售卖门店从93家减至15家。

“糖水”究竟是什么?5元一杯的自助糖水,真是一门超级生意吗?

糖水不是“糖+水”

看到“糖水”这个说法,有人以为就是“糖+水”,这是极大误会。

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糖水特指一类以水为基底,加入各种食材如豆类(红豆、绿豆是最常用的原料)、谷物(西米、薏米、茨实、糯米等)、根茎类(番薯、芋头)、中药材(莲子、百合、枸杞、红枣、桂圆、陈皮等)、胶质类(银耳、桃胶等),再配以适量糖分熬煮而成的传统甜品。

这类甜品在中国“两广”尤其是广东地区非常盛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种类。

常见的糖水品种包括但不限于:红豆沙、莲子糖水、绿豆海带糖水、双皮奶、芝麻糊、杨枝甘露、番薯糖水、木瓜银耳糖水、鸡蛋腐竹糖水。

糖水讲究的是食材的搭配、糖分的适度以及熬制的火候,以达到味道与营养的完美结合;不同的糖水有着不同的功效,有的能清热解毒、滋润降火,有的则能滋补养生、美容养颜。

由于糖水的基础构成多元复杂,包含多种天然食材,如豆类、谷物、水果、中药材等,这些食材经过熬煮、炖煮等过程,不仅形成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也让它们的稠度、质感与市面上的各种饮品区别开来。

不论是奶茶、果茶还是新中式茶饮,它们是“液态”的饮品——哪怕有珍珠、椰果等固体添加物,整体仍保持饮品的流动性;而糖水中的豆类、谷物等食材在烹饪过程中会释放淀粉质,所以糖水往往具有较浓稠的质感,口感丰富多变,从软糯到Q弹不等。

这是糖水的另一个本质特色:糖水不仅仅是解渴的饮料,它更多承载着甜品或轻食的角色,常在餐后作为甜点享用,或作为炎炎夏日的消暑小吃。人们在享受糖水时,往往更注重其带来的味蕾享受和身心放松的感觉。

近年来,不少糖水铺在传统糖水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推出“新中式糖水”,加入更多现代元素和进口食材,比如使用榴莲、奇异果等新鲜水果,以及各种新型谷物、豆类和养生食材,甚至融入奶酪、冰淇淋、巧克力等非传统成分,丰富糖水的风味,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新鲜体验的追求。

(IC photo / 图)

(IC photo / 图)

糖水如何走出两广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糖水主要在两广地区流行。

两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人们容易感到湿热和疲惫,糖水以其清润、解暑的特点,成为理想的消暑佳品。比如绿豆沙、海带绿豆糖水等,有助于清热降火,缓解夏季的不适。

两广地区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注重食材的搭配和食疗效果,糖水作为一种传统美食,不仅味道甜美,有的还具备润肺止咳、美容养颜等养生功效,符合当地人追求健康饮食的理念。

再则,糖水种类繁多,既有简单的红糖水、冰糖雪耳,也有复杂的双皮奶、姜撞奶以及各种豆类、水果制成的糖水,糖水的多样性使其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偏好和营养需求,成为老少皆宜、四季皆宜的甜品选择。

广东地区有很多老字号糖水铺,价格实惠,性价比高,即便是经济条件一般的市民也能轻松消费,这使得糖水成为一代又一代市民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甜蜜享受,而这些老字号也成了承载着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和情感的温馨港湾。

华灯初上,人们总爱三五成群,走进这些熟悉的小铺,点上一碗糖水,享受那一刻的闲适和甜蜜。

在饮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商家瞄准还未被充分开发的糖水,率先推出“无人糖水店”的模式,帮助糖水从两广地区走向南京、成都等城市。

这些无人糖水铺,没有店员(有的店铺平时有一个员工负责制作和管理),没有吧台,只有琳琅满目的糖水,以“杯杯5元,自助选购”的便捷模式,吸引众多消费者。

跟其他饮品店相比,无人糖水店确有一些优势,“糖水”在很多地方都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无人糖水铺的出现,激起了大众尝鲜的热情。

无人糖水铺通过自助服务模式减少人工成本,特别是在租金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城市中。较低的运营成本使得商家能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产品,如“5元/杯”,吸引大量顾客。

无人糖水铺也不受传统店铺营业时间的限制。这种便利性适合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群,满足夜间消费的需求。

只不过,当新鲜感一过,仅凭价格低廉和便捷性,无人糖水店就能杀出赛道吗?很难。

不难发现,市面上的无人糖水铺售卖的糖水品种非常有限,更多凸显的是糖水作为“饮料”的那一面,这方便的是消费者插入一根吸管就可以享用。

然而,糖水的核心魅力之一在于其多样化的食材和丰富的口感层次,如果简化为单一的液态形式,便会失去独特性,难以与市场上已有的饮品区分开来,特别是当消费者期待的是传统糖水的特色和质地时。

传统糖水店的一大卖点是现场熬煮、新鲜制作的体验感,以及店内的就餐氛围。无人糖水店如果仅提供类似普通饮品的糖水,显然会让顾客感觉少了那份手工制作的温度和个性化服务,降低消费体验的价值。

此外,无人糖水铺标榜“每天现熬”,它强调食材的即时烹制和自然健康,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低添加的健康追求。

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其短保质期要求严格的库存管理和高效的销售策略,以避免食品浪费和经济损失;对供应链的要求极高,需要保证每日新鲜的原材料供应稳定,这在物流和成本控制上是一大挑战。

由于保质期短,产品的分销范围受限,难以像长保质期饮品那样大规模铺货至远距离市场;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面临某些时段因热销糖水售罄而无法购买心仪产品的情况,影响消费体验。

所以,糖水真要走出两广地区,不能仅仅依赖“无人售卖”等形式上的创新,而应更本真地发挥出糖水的全部优点:不仅仅是解渴的饮料,更是一种甜品或是轻食。

这意味着,糖水铺不能将自己仅仅定位为售卖饮料的场所,而应该打造成集文化体验、健康轻食、休闲社交为一体的综合生活空间,成为人们日常休闲、朋友小聚的理想选择。

在产品层面,糖水铺应当致力于创新和传统并蓄,既要保留古法熬制的精髓,又要勇于尝试新的食材组合与烹饪技法,推出符合现代人口味和健康理念的糖水新品。

例如,推出低糖或无糖系列,适应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或是结合季节性食材,推出限时限量的季节特供,让顾客每次光顾都有新鲜感。

不久前,茶颜悦色推出“糖水铺子”店中店(售卖冰淇淋、中式糖水),一口气推出6款糖水产品,形态上就是甜品,售价8.8~11.8元,产品上线一周就断货。

不论其他大型茶饮品牌是否也会跟进,这才可能是糖水出圈的一种思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