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外科普 l 幻听

三叉神经痛专家张勇
+订阅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权威科普

  幻听是一种最常见的幻觉形式,指没有声音刺激时出现对声音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听觉。

  临床研究认为,幻听是大脑负责处理声音的部位对信号错误加工的结果,患者听到的声音可以是言语性的,如评论、赞扬、辱骂、斥责、命令;也可是非言语性的,如机器轰鸣声、流水声、鸟叫声等。幻听内容有时十分清晰,有时非常模糊。

  幻听科普

  01

  疾病类型

  依据听到的内容分为言语性幻听和非言语性幻听。

  言语性幻听

  患者幻听到的内容是评论、争论、赞扬、辱骂、斥责、命令等语言形式。

  非言语性幻听

  患者幻听到机器轰鸣声、流水声、鸟叫声,或性质难辨的噪声等。根据患者自述的声音来源分为真性幻听和假性幻听。

  真性幻听

  患者耳朵听到的声音。

  假性幻听

  其特点是幻觉出现在患者的主观空间,如患者听到肚子/脑海里有个人在说话。

  02

  病因

  幻听大多是因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大脑的组织结构出现病理病变时,可导致幻听。此外,药物副作用或毒品可引起幻听。

  基本病因

  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此时幻听作为一种症状,提示精神系统的异常。长期精神过度紧张亦可能导致幻听。

  疾病因素

  大脑局部病变

  大脑中颞叶是负责处理耳朵接收到的声音并处理听觉信号的中枢。如果病变累及颞叶,则听觉可能出现异常。外伤、肿瘤、梗塞、出血、癫痫等都可能会影响颞叶,可出现幻听的症状。

  全身性疾病

  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性疾病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影响大脑对听觉信号的处理。

  药物或毒品因素

  一些药物的毒副反应或毒品的滥用等会影响中枢系统功能,导致出现幻听的症状。

  03

  症状

  凭空听到别人无法听到的声音,依据听到的内容分为言语性幻听和非言语性幻听。根据患者自述的声音来源分为真性幻听和假性幻听,幻听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典型症状

  患者常常自述凭空听到某些声音,听到的声音可以是言语性的,如患者参与其中的会话、患者作为旁听者听到他人的对话。

  言语性幻听可以是几个单词、一段话、几个句子:

  ●如果言语内容是评论患者的言行,称为评论性幻听;

  ●如果言语内容为命令患者做某事,称为命令性幻听。

  患者听到的声音也可以是某种单调重复的非言语性声音,如机器轰鸣、鸟鸣等,声音大多反复出现。言语性幻听,尤其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伴随症状

  临床上多数患者的行为和情绪受幻听影响,由于幻听内容多数对患者不利,患者的情绪多为低落、不愉快或与幻听对话,或自言自语,严重者有冲动或危险行为,造成不良后果。

  自语自笑

  患者常常自己对着空气说话,好像在与人对话一样。

  对空辱骂

  患者对着空气说一些脏话,内容大多是辩护来保护自己。

  拒饮拒食

  患者有时会觉得自己“听到”有人要谋害自己,他人在食物中投毒,因此拒绝进食。

  自杀自伤

  有时患者因为“听到”周围的人在议论、评价或者命令自己,因而压力大、情绪低落,产生轻生的想法,甚至出现自伤自杀行为。

  伤人毁物

  患者听到的声音内容对其有害,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出现冲动行为。或者患者在命令性幻听的支配下,听从该声音的指令,出现伤人毁物的冲动行为。

  04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神经系统等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神经系统有无器质性病变、严重躯体疾病等。

  听力检查

  通过自觉性纯音听力检查、他觉性听力检查、电测听等,了解听力损失程度、性质及病变的部位。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部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手段判断大脑内是否存在外伤、血管性病变、肿瘤、感染等器质性疾病,影响大脑听觉中枢,导致幻听。

  实验室检查

  通过药品毒品浓度测定,判断是否药物过量,吸食或注射过量毒品等引起幻听。

  05

  治疗

  幻听的治疗需要找到引起幻听的原因,对因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对于药物疗效欠佳者,可考虑结合特殊治疗。

  一般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进行放松训练改善情绪,避免劳累和压力。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幻听作为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可以通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又称神经阻滞剂(neuroleptics)、传统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通过对中脑边缘系统过高的多巴胺传递产生抑制作用而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特别是幻觉、妄想等。包括氯丙嗪、硫利达嗪、舒必利、氟哌嚏醇、奋乃静等。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又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等。包括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氢磺必利,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左替平、鲁拉西酮等。

  注意事项

  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

  针对肿瘤、脑出血、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幻听,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行肿瘤切除、引流、控制感染等。

  专家介绍

  专

  家

  介

  绍

  张勇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

  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及南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世界颅神经疾病医师联盟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首批认证神经外科专科医师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外科管理分会主委

  广东省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委

  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擅长复杂的脑动静脉畸形切除、复杂的脑动脉瘤夹闭、颅底巨大复杂的肿瘤切除、颅内静脉窦旁脑膜瘤切除、垂体腺瘤经蝶窦手术、听神经瘤及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岩斜及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颅颈交界区畸形矫正、高颈段脊髓肿瘤切除、脊柱退行性病变及内固定术等。

  专

  家

  介

  绍

  卢健军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功能神经调控实验室

  国际帕金森及运动障碍协会(MDS)会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抗衰老及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SCI及核心论文多篇;参与多项国家及省级课题。擅长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肌张力障碍等运动障碍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全面综合治疗,长期从事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相关疾病和眩晕及平衡障碍相关疾病专病门诊,运动障碍疾病DBS术前评估及术后程控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