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丝瓜络——祛风通络,活血下乳

鹤山市中医院
+订阅

丝瓜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和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丝瓜络别名:丝瓜筋、丝瓜布、天萝筋、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瓤、千层楼。

丝瓜络自古便被列为中医药宝库中的一员珍品。其性味甘、平,归肺、肝、胃经,具有祛风,通络,活血,下乳之功。丝瓜络在医林间备受推崇,多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等症。

易混淆中药鉴别

粤丝瓜络——葫芦科植物广东丝瓜的干燥成熟果实。

丝瓜络为《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的药材品种,全国大多数地区都使用它,而广东省则历来习惯使用粤丝瓜络,在《广东省中药材标准》中有收载。两者名称虽似,但药用部位稍有不同,丝瓜络只使用维管束,而粤丝瓜络则连同果皮及果肉使用。丝瓜络能风通络,活血,下乳;而粤丝瓜络能除湿火通脉络。两者各方面均有差异,应区别使用。

临床应用

1.风湿痹证

丝瓜络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

2.胸胁胀痛

丝瓜络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

3.乳汁不通,乳痈

丝瓜络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

4.治跌打损伤、胸痹等

丝瓜络有不少外用方,如老丝瓜络烧灰研末,加水或醋适量调成糊状,涂敷患处可减轻牙痛。

药膳推荐

1.丝瓜络鲫鱼汤

取丝瓜络30克,鲫鱼500克,生姜、葱、蒜、酒、食盐少许,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每次200毫升,一天两次,连用三四天。此汤有通络下乳功用,用于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补而不腻,通而有度。

2.丝瓜络猪蹄汤

取丝瓜络30克,猪蹄500克,生姜、葱、蒜、酒、食盐、油少许,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每次200毫升,一天两次,连用三四天。猪蹄补而不腻,汤咸淡肥腻适中,一起吃完,有通络下乳功用,用于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体质虚寒者忌服。

中医治病需辨证施治,因个体差异,服用中药前,建议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和中药师!要想学到更多中医药知识,请持续关注鹤山市中医院公众号哦!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