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宝藏小镇,家里有矿、“桂”气十足丨“百千万工程”看郁南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百千万工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十大新突破”之一。为进一步学深学透、用好用活“百千万工程”经验,南方+记者赴郁南多镇开展专题调研,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展示郁南落实“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


“乡村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走进郁南县桂圩镇,这句话与绿水青山一同映入眼帘。

图为桂圩镇风貌。王谢思齐 摄

图为桂圩镇风貌。王谢思齐 摄

在这座“博物馆”里,屹立千年的古樟树,至今仍郁郁葱葱,树根蜿蜒如盘龙;中共三罗中心县委旧址的青砖瓦木间,留存着革命老区的红色印记;一捆捆新鲜的桂枝,散发着诱人的芬芳;冲旺岭矿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将为大湾区带来绿色、优质、充足的砂石供应;色彩斑斓的废旧轮胎、种满绿植的陶罐墙,巧妙的点缀让庭院焕发蓬勃生机……

郁南这座宝藏小镇,既有绿美风光,又有红色底蕴,称得上是“家里有矿,‘桂’气十足”!

01:01

这座乡村“博物馆”,家里有矿、“桂”气十足丨“百千万工程”看郁南

激活“红色引擎”

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桂圩镇桂圩村龙岗村村口,有一棵千年香樟树。当地村民祖祖辈辈在树下憩息、嬉戏、乘凉。

桂圩镇龙岗村的千年古樟。资料图片

桂圩镇龙岗村的千年古樟。资料图片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记录。当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棵古樟树还拥有“革命树”“英雄树”的美誉。据说,在郁南“四·一八”武装起义期间,几名粤桂边三罗队员通过跳进树洞隐蔽,成功躲过了追剿。

作为“四·一八”武装起义策源地,桂圩村是三罗最早解放和最多人投身革命的村庄,被称为“三罗革命第一村”。千年来,古树守护着这方村民。一代代龙岗村的村民们,也守护着这棵古树。

沿着环村小路向前,能看到结满红豆的百年相思树、根系如瀑布般发达的榕树,以及李镇靖、李荣欣等革命志士的故居。绿色古树与红色印记,在历史的长河中交相辉映,历久弥新。

根系如瀑布般发达的榕树。桂圩镇政府供图

根系如瀑布般发达的榕树。桂圩镇政府供图

据了解,近年来桂圩村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全国十大最美古樟树”等6个“国字号”荣誉称号。

结合这一机遇,桂圩镇重点修缮保护和陈设布展中共三罗中心县委机关驻地旧址,李镇靖、李荣欣、刘俊英故居等红色革命遗迹遗址,助力当地创建龙岗田园综合体3A级旅游景区,积极融入郁南县北部示范带红色文旅精品路线建设。

李荣欣故居。陈玮琪 摄 

李荣欣故居。陈玮琪 摄 

李镇靖故居。陈玮琪 摄 

李镇靖故居。陈玮琪 摄 

不仅如此,通过引入红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驻经营,桂圩镇巧妙发掘本地特色元素,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阵地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开发一系列集研学体验和游玩的红色旅游产品。

红溪谷田园综合体。陈玮琪 摄  

红溪谷田园综合体。陈玮琪 摄  

经过多年的建设,桂圩村俨然已成为郁南县的“网红”打卡村,累计吸引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和省内外游客50多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1600万元。

红溪谷游客服务中心。陈玮琪 摄   

红溪谷游客服务中心。陈玮琪 摄   

发展肉桂特色产业

持续提升“土特产”品牌价值

在桂圩业成种养专业合作社,收购来的桂枝堆成小山丘,工人们忙着用筛片机将桂枝分成不同等级。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每年3月到5月都是肉桂开采的季节,村民们会把采收的桂枝运来加工。

成捆的桂枝堆成小山丘。陈玮琪 摄 

成捆的桂枝堆成小山丘。陈玮琪 摄 

肉桂产业是桂圩镇特色产业,是农户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有趣的是,“桂圩”正是因此而得名——这里曾经是两广地区最大的肉桂交易市场,素有“肉桂之乡”的美誉。

小小肉桂,浑身都是宝贝,从桂皮、桂叶到桂枝都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桂皮是肉食烹饪的重要调味品,桂叶可以加工成桂油、香料,桂枝片是制药的原材料。

桂叶也有大用途。陈玮琪 摄 

桂叶也有大用途。陈玮琪 摄 

近年来,桂圩镇把发展肉桂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培育,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品质肉桂产业,通过引进加工企业等,挖掘肉桂产品附加值,推动肉桂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目前,该镇有肉桂种植户8000户,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开采桂皮7000多吨,桂枝、桂片近4万吨,全镇共有大小肉桂加工厂、专业合作社13家,桂枝桂皮收购点27家,肉桂产业年总产值近2亿元。

桂皮。陈玮琪 摄 

桂皮。陈玮琪 摄 

然而记者观察到,该镇肉桂加工厂的规模并不大,大多采用粗加工模式,肉桂产业发展模式仍较为传统,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计划积极探索试验“老+新”特色农业产业格局,让老牌肉桂种植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图为桂圩镇风貌。桂圩镇政府供图除了肉桂之外,该镇推广沃柑、蜜丝枣、鸡心黄皮、香水柠檬、百香果、圣女果等多种农作物轮作种植新模式,扶持新型农产品产业做大做强。近年成功申报肉桂、蜜丝枣、鸡心黄皮等省市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持续提升“土特产”品牌价值。

图为桂圩镇风貌。桂圩镇政府供图

让绿色富矿的金山银山

反哺镇村发展

沿着蜿蜒的山路,记者来到桂圩镇塌角坑的冲旺岭矿区3#-1施工支洞口。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3#-1施工支洞全长193.895m,是郁南县冲旺岭至罗旁长胶廊道物流枢纽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冲旺岭矿区3#-1施工支洞口。王谢思齐 摄 

冲旺岭矿区3#-1施工支洞口。王谢思齐 摄 

今年6月,郁南县人民政府发布中电建冲旺岭矿区5420万吨/年砂石项目长胶廊道物流枢纽系统建设项目环评获批公告。根据环评文件公示,中电建(云浮)新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超19亿元、环保投资2305万元平行建设一条廊道运输矿石。

长胶廊道位于郁南县境内,为线性工程,呈带状分布,总体走向为由西南至东北,起于桂圩镇冲三村,终于建城镇埇坑三村,总长近21千米,线路大体呈反L型展布,沿线穿过桂圩镇平全村以及建城镇东一村、永同村等。

据悉,冲旺岭项目总投资174.6亿元,总资源储量近13亿吨,为全国储量规模第二大、华南第一大的单体矿山。2022年10月,中电建(云浮)新材料有限公司以78.5亿元竞得该矿权。2024年1月,该项目正式开工,预计2025年投产。

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项目达产后,将为大湾区带来绿色、优质、充足的砂石供应,每年为属地增加超过5亿元的财政收入,提供超过1200个就业岗位。

冲旺岭矿区的出让打响了郁南县资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炮”。2023年,桂圩镇元珠矿区采矿权以25.2亿元价格成功出让,为市、县财政添砖加瓦,为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作出桂圩贡献。

为持续做优做强矿产资源经济,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继桂圩镇冲旺岭矿区、元珠矿区成功出让后,今年,桂圩镇矿区指挥部全力攻坚观蕉坑矿区及冲旺岭矿区桂圩段长胶廊道建设,同时谋划做好“矿业+”的“后半篇文章”,争取让矿区更多的资源、服务留在桂圩,让绿色富矿的金山银山,反哺镇村发展。

【出品】南方+云浮频道

【统筹】雷贤辉 黄志 叶锦生

【撰文】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见习记者 陈玮琪

【通讯员】郁轩

编辑 冯颖妍 张茵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