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都疼,指甲盖被掀!夏季穿这类鞋要注意,不然还会伤及......

广东科普
+订阅

指导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 肖进

近期知名女星,

在微博发了一组图片,

配文:

其实没事,

只是拔了一个指甲盖,

朋友们别担心。

不少网友表示:

看着都疼!

配图里的一双鞋,

是夏季露脚趾的一字带凉鞋,

她本人也提醒,

夏天穿露脚趾的鞋千万要小心。

为什么凉鞋会伤到指甲盖?

凉鞋还能不能穿?

穿一次凉鞋,就要拔指甲盖?

到了夏季,凉鞋自然成了男女老少必不可少的首选鞋类,每年夏天似乎总能看到关于鞋引发意外事故的新闻。市场上凉鞋样式五花八门,它们可能时尚,可能透气,却可能隐藏着各种健康隐患。

这次引发意外受伤的鞋是高跟凉鞋,此类鞋款基本是女性专属。虽然看起来能让人变得更具线条美,但由于高跟,穿上之后全身的压力都集中在前脚掌,不小心摔跤或打个踉跄,由于脚趾完全露在外面,没有“外壳”的保护,应力能把大脚趾的指甲掀开。

不仅如此,在挤压和摩擦下还可能造成甲沟炎,如趾甲被挤压往肉里去了,导致感染而发病,走路就跟受“针刑”一般;还有可能诱发神经瘤或拇囊炎等。

如果穿着高跟凉鞋长时间走路或站立,还会引起足部疼痛,甚至是大拇指变形,也就是拇外翻。

有研究表明,大脚趾由于畸形,行走时受力增加可能是导致拇外翻的原因之一。乃至前足受力向外侧转移,还会“连带”导致第2、3跖骨头下面长“老茧”。高跟鞋还被认为会增加膝关节的扭矩,导致膝关节炎。[2]

凉鞋“伤人”还会波及其他

脚部承受人体的重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而凉鞋首先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脚。

从凉鞋的结构来说,首先,它是“敞篷”的,没有任何支撑与保护,磕到碎石会弄出伤口;撇开它的高跟,还有男士的夹脚趾凉鞋、厚底凉鞋等等都会有这样的隐患。

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路稍有不留意或为了避让人群、避让某个障碍物时,还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也就是我们广东人说的“拗柴”。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承重关节,也是日常生活中极容易受伤的关节[3]。它的外侧韧带较为薄弱,且踝关节内翻的肌肉力量大于外翻肌肉力量,这些解剖及生理因素决定了踝关节容易扭伤,因而外侧韧带的受损最为常见。一旦踝关节扭伤,除了韧带会损伤外,软骨也可能会受到损伤。

其次,为了追求轻便凉爽,很多凉鞋的鞋底都偏平和薄,可以说是“贴地”而行。而我们的脚底并不是平的,而是有个天然的缓震结构——足弓,足弓结构会影响足部运动特性[4],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硬地面传导到人体关节的应力及震荡。

但长时间穿完全平底的凉鞋,可能会因为足弓处的肌群和韧带过度疲劳,诱发足底筋膜炎等伤病,甚至还可能把足弓压“平”,导致功能性扁平足,如果已经是扁平足,那就更要注意了。

凉鞋如何科学地穿

说这么多,凉鞋不是不能穿,而是应该在合适的时候穿,比如去人多的地方、比较陡峭的地方,尽量不穿凉鞋。

此外,选鞋最好选择鞋跟较低、鞋头较宽、鞋底(3cm左右)有一定支撑和缓震作用的款式,可有效分散冲击力;鞋中间要有一定的弧度,以支撑足弓;还要尽量选择带宽一些的或包前脚掌的,给双脚多一些的保护。选择合适的凉鞋,才能不累脚。

凉鞋里穿袜子,可能你会觉得不美观,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凉鞋,人字拖也是“重灾区”

夏季除了凉鞋外,洞洞鞋的意外也是频发,想必大家都了解过。但点名一下广东人都爱的人字拖,穿着时也要多加注意。

英国伦敦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成果:人字拖的危害大于高跟鞋,除了令脚趾和足弓持续紧张,还会让脚掌过分伸张,容易引发脚部肌腱发炎,甚至导致永久性跛行。[5]

因为鞋底较薄,无法给脚足够的承托,走路时会影响下肢整体发力情况,比如脚趾要用上毕生力量去抓住唯一的带子,才能维持平衡,脚趾容易变成爪型,还会导致脚趾酸麻、僵硬等,长时间还会造成足底筋膜、跟腱炎;又因足部的用力不对,导致下肢(小腿)用力异常,容易导致胫前肌(小腿肌肉)紧张。

人字拖的爽,还体现在“敞篷”,也是容易造成损伤的,如遇到尖锐的物品时,容易被割伤、刺伤和擦伤。

虽然人字拖有种种的不对,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穿,而是选择合适的时候、科学地穿。如果你是在海边度假,或者泳池游泳时,可短时间地穿人字拖。尽量选择材质好、略带足跟的,深V带稍宽的,可以承担更多的力量。

说在最后,

高跟凉鞋虽然能体现身姿,

但算是个“甜蜜”负担。

不管什么鞋,

穿出健康的姿态,

才是真!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