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网红书记”陈行甲,大发埔“网格微学苑”上新啦!

南方+ 记者

7月12日,知名公益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陈行甲受邀走进大发埔社区“网格微学苑”,带来《一个共产党员的爱与信仰》的专题党课,街道各社区的党员代表及“网格微学苑”成员参加。

“人生的高光时刻是群众给的”

作为曾经的湖北省宜都市市长、巴东县委书记,陈行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生动地讲述了自己作为党员和公益人的双重角色、从人民公仆到公益人对党的坚定信仰、对公益事业的崇高追求和对特殊患者人群的至亲大爱。

在他眼中,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不是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而是在巴东县得到服务过的人民群众的认可的时刻。

“上半场来自草根,下半场回归草根。因为我热爱的是党的事业,而不是职业。”陈行甲辞职后投身公益,转场成为公益人,这期间不变的是他坚守为公众服务的初心。

万贯家财,可纾解这人间些许寒冷,但唯独爱与正念,可度这世间万般苦厄。陈行甲带着强烈的抱负与使命做公益事业。他表示,要找准公益慈善的力量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坚持初心、保持耐心和定力,做专业、纯粹的公益,推动提升公益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价值。

“要重视网格员的‘心’能量”

“社区网格员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最后一米’,在社区工作中常常面临错综复杂的情况,面对种种挑战,希望大家要夯实自己的心理基础,用耐心、共情力化解复杂的情况和尖锐的矛盾。”

在互动环节,陈行甲与现场网格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给网格员赋能,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他认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基层治理的底层逻辑是相同的。连接者和服务者都需要倾听心声、耐心解答,并感同身受,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

在交流过程中,陈行甲特别指出,大发埔社区“网格微学苑”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推广有效做法,促进网格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基层网格员提供更广泛的支持和成长空间,实现网格化管理的高效运转。

他建议,街道、社区要高度重视网格员的心理能量建设,借助“网格微学苑”这个平台,给他们注入“心”能量,才能满电出发。

“短短一个小时令人意犹未尽,我感受到了陈行甲老师的大爱、甚至是对于公益事业的‘理想主义’,我将与陈行甲老师一样,在实际工作中用点点滴滴的行动服务人民群众。”大发埔社区一位网格员说道。

当天,还举行了聘任仪式,陈行甲被聘为大发埔社区“网格微学苑”客座教授。

南方+记者 曾南希

编辑 文海燕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