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投控:增收又增利,万亿规模更进一步丨深国企2023年报扫描

南方+ 记者

作为深圳国资旗下唯一的入榜《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深投控一直保持神秘,与深圳其他上市500强企业相比,其财务表现不为人知。日前,南方+通过多份年报数据进行梳理。

近日,深圳市国资委官网发布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深投控)2023年度报告。公司在2023年继续保持了较大的规模和良好的业绩,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等指标均有所增长。不过公司营业成本持续高企,净资产收益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有所下行。

深圳城市场景。来自深投控官网图片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深圳城市场景。来自深投控官网图片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深投控有哪些家底?

年报介绍,深投控立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定位要求,构建涵盖科技金融、科技产业、商贸流通、城市运营四大板块的业务体系。

其中,科技金融板块集中了深圳国资系统主要的金融和类金融资源,控股国信证券、高新投集团、深圳担保集团、国任保险、深投控资本、深天使、深圳资产、投控东海、微众信科等公司,参股中国平安、国泰君安、南方基金、华润信托等优质金融企业;科技产业板块控股赛格集团、深纺织集团、通产集团、环保集团、力合科创等一批优质企业,持续增强产业链保障能力;贸流通板块控股深国际、天音控股、怡亚通、外贸集团等企业;城市运营板块拥有城建集团、深物业集团、深房集团、深港科创、深越公司等城市开发企业以及五洲集团、会展中心、体产集团、人才集团、深投文化等城市服务企业,承担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深圳国际交流中心等多个重大项目开发运营任务。

截至期末,公司主要子公司35家,主要参股企业20家。

年报介绍,公司2023年度,公司主责主业“稳”中蓄势,服务大局“稳”中提质,战新产业布局循序渐“进”,国企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企业管理治理持续精“进”。

比如,谈及经营效益风险及应对措施,年报透露,房地产市场低迷,公司所属房地产企业受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控影响较大,面临增量增加、存量去化难度加大的“双重压力”,经营效益受到影响。为此公司成立房地产项目去化工作专班,统筹开展批量采购专项工作,持续强化风险防控工作。

深投控近年主要板块收入和毛利率构成,来自中诚信国际报告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深投控近年主要板块收入和毛利率构成,来自中诚信国际报告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增收又增利,万亿规模再进一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4.27亿元,同比增长13.95%;利润总额214.73亿元,同比增长22.8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9.99亿元,同比大增64.01%。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11528.60亿元,同比增长9.04%;净资产3945.18亿元,同比增长2.98%。

回顾来看,2015年,深投控资产总额4355.32亿元、营业收入500.23亿元,2023年则分别达到了11528.60亿元和2904.27亿元,分别实现了5.81倍和2.65倍的增长。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巨头,深投控在2022年首次实现资产总额破万亿的规模,2023年更是在如此规模之上,再接再厉,同比增长9.04%,营收规模也实现了13.95%的增长,实属难得。

公司连续四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2023年位列榜单第391位。按照相关指标要求,今年深投控能否在《财富》世界500强的排名再进一步,值得期待。

深投控近年主要板块收入和毛利率构成,来自中诚信国际报告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深投控近年主要板块收入和毛利率构成,来自中诚信国际报告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利润增速偏滞后,债务规模较大

不过,长期来看,公司的利润增长速度,与营收和资产增长速度,难以同步。年报显示,公司2015年的利润总额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37亿元和67.86亿元,到2023年则分别为214.73亿元和99.99亿元,增长幅度不明显。

深投控营收净利表现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深投控营收净利表现  南方+ 李荣华 制图

而且,从资产负债率来看,2015年至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从61.7%到65.78%,虽然持续增长,但在稳步控制之中,公司的债务规模2023年已达7583.41亿元。

此外,从成本角度,公司营业成本持续走高,2015年为183亿元,到2023年高达2475.76亿元,是前者的13.53倍。2023年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5.30%,这也导致2015年至2023年深投控的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持续走低,而成本费用占收入比重持续走高。

南方+记者 李荣华

实习生 陈子墨


编辑 张博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