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1!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深海发现幽灵蛸目新种

广东科技头条
+订阅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期在《动物分类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对2016年在南海发现的一个与幽灵蛸相近的物种进行了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基因的比较分析明确其与幽灵蛸存在明显差异,确定其为新物种,并将之定名为“拟幽灵蛸”。

1903年德国海洋生物学最早在深海发现了幽灵蛸,随后不同的科学家把其定名为不同的名称。直至不久前,幽灵蛸目只有一个现存物种被学界所认可——幽灵蛸。在分类学上,幽灵蛸属于幽灵蛸目幽灵蛸科幽灵蛸属。此物种常生活在热带与亚热带大洋水深600至900米之间,该深度水体中氧气含量很低。

2016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海南岛东南海区800米至1000米水深采集到一个类似幽灵蛸的标本,经过其与幽灵蛸形态比对,发现二者在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包括尾部的形态、下角质颚的形状、发光器的位置。

经过系统的比较分析,科学家们确认南海采集到的标本与之前报道的同物异名种有着明显的差异,为幽灵蛸属一个新物种,也就成为幽灵蛸目已知的第二个现存物种,定名为拟幽灵蛸。

与幽灵蛸相比,拟幽灵蛸具有尖尾、下角质颚翼宽长、发光器位于鳍与尾尖的中点,而幽灵蛸无尾、下角质颚翼较短、发光器位于鳍与身体末端的三分之一处。

南方+记者 钟哲

通讯员 邱大俊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