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测:车辆少,等待长,“萝卜快跑”也太慢了!

南方探针
+订阅

在武汉引起轩然大波的无人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在广州试运营已经近两年了,但并没有对广州出租车行业造成太大影响。记者11日中午在广州黄埔实地采访后发现,车辆少,运行慢是目前“萝卜快跑”并不能分走多少蛋糕的主要原因。

在黄埔运营的“萝卜快跑”  南方+ 项仙君 拍摄

11日中午,记者在黄埔萝岗万达广场至绿地广场(萝岗园)之间坐了两趟,体验“萝卜快跑”的运行方式。万达广场是“萝卜快跑”最集中的上落客点,记者在广场路边等了十几分钟,就先后碰到三辆“萝卜快跑”车辆载客到达。乘客们表示他们大多是通过朋友介绍或社交网络了解到这个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他们住在本地,想图个新鲜,而且车费是真便宜,还是比较满意的。

记者在“萝卜快跑”小程序上叫车后,等了15分钟车才到来,驾驶位上有人,说是安全员,戴着耳机,并不碰方向盘,前排副驾驶也不给坐。上车后需要在车座显示屏上输入手机号,有语音提示系安全带,屏上还有乘车须知、路线查询、行驶场景以及音乐、视频及空调调节的选择,碰到危险时可以点击SOS求助。乘客不能同安全员聊天,可以通过屏幕呼叫客服,不过经常占线无人回答。记者注意到,该无人驾驶车行驶过程中还是比较平稳的,就是速度比较慢,车辆不多时也是三四十公里的时速,性急的人有点受不了。更慢的是叫车的响应速度,从绿地广场回万达广场时,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有车过来,这超出了一般人的等待极限。不过车费来回都只有两块多,费用表上显示这是优惠了20元后的价格。

初期用户使用可以免费

初期用户使用可以免费

记者注意到,所有目前运营的“萝卜快跑”出租车都没有车牌。黄埔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运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拿的都是测试牌照,是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的,目前黄埔有90台车在运营,还包括其它无人驾驶企业如文远知行,“萝卜快跑”占的比例还不到一半。现行的政策要求测试的时候可以没有安全员,但收费时必须有,目前广州除了黄埔,南沙区也有无人驾驶企业在运营。

目前黄埔的“萝卜快跑”都配有安全员

目前黄埔的“萝卜快跑”都配有安全员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名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他们普遍表示,虽然“萝卜快跑”等无人驾驶传得比较火,但对他们生意的影响还是很小的,毕竟目前车辆太少,而且只能在固定地点上落客,等待时间长,跑得慢,万一出事的法律责任也难界定,不足为惧。他们担心的是打车的人越来越少,开车的人越来越多,生计受到影响。

乘客可在“萝卜快跑”显示屏上选择相应的服务

乘客可在“萝卜快跑”显示屏上选择相应的服务

多名乘客对记者表示,他们从2022年9月开始就有使用“萝卜快跑”的记录,但由于等车时间太长经常只能取消,在2023年2月中旬之前,他们多次免费乘坐过该网约车,之后就开始收费,不过哪怕路程有近十公里收费也只有几块钱。

2022年9月就有用户使用“萝卜快跑”

2022年9月就有用户使用“萝卜快跑”

对于“萝卜快跑”的低价策略,也有不少网友质疑这不过是当年滴滴玩过的抢市场之举:前期靠亏钱补贴,用低价吸引乘客,趁机打响市场知名度,后期坐的人多了,再一点点提高打车费用,目前武汉的“萝卜快跑”价格就已经涨上来了。记者也注意到,“萝卜快跑”的计费细则里起步价是16元,目前是市场推广阶段,有活动抵扣所以收费便宜。

多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虽然现在争议不少,但包括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在内的新经济已经成为各地争夺的香饽饽。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正式对外公布,我国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沈阳等20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更多企业开始拥抱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有企业预测,未来5到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度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服务市场。

相关阅读

“狼”来了!“萝卜快跑”进入广州

南方+记者 项仙君 李业珅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