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江街道莫屋社区,71岁的陈奶奶摔伤致胸椎骨折,住院53天总医疗费38562.92元,社保结算后“银龄安康行动”又为老人险理赔了12070元,让一家人没有后顾之忧。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15年3月,东莞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银龄安康行动”,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市参保人数50.55万人、覆盖率126.81%,十年来累计理赔人数8.7万人次,赔付金额超过1.46亿元,覆盖率及受惠人群逐年提升,得到各级政府的认可和老年人的认同。
十年里,“银龄安康行动”创新发展,为东莞市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成功实践,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也为进一步加强全市老龄工作提供了学习借鉴和有益启迪。
赔付金额超过1.46亿元
2015年3月,东莞民政局、东莞市老龄办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银龄安康行动”,通过福利彩票公益金市级留存基金出资为75周岁东莞户籍老年人以及低保户、五保户投保一份30元的银龄安康行动保障,后于2019年投保扩面至60周岁及以上的东莞户籍老年人。“银龄安康行动”由中国人寿东莞分公司承接服务工作。
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同练八段锦、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宣讲、老年人防诈骗……十年里,“银龄安康行动”助力全市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6月30日, 全市参保人数50.55万人、覆盖率126.81%,十年来累计理赔人数8.7万人次,赔付金额超过1.46亿元。
“银龄安康行动”为何如此受欢迎?
“凡是在东莞市生活和居住的、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以享受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意外伤害保险保障,还解决了老年人意外住院护理费用不能由医保支付的等难题。”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基本医保等社保制度缺乏身故和伤残责任,保障不全,一旦老年人出现上述意外,则需要家庭自身负担,困难老年人则仍需要政府临时救助和帮扶。
“银龄安康行动”推行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由意外伤害导致的身故、伤残、医疗费用补偿以及住院津贴四大保障项目构成,突破了商业保险不能覆盖65岁以上老年人的尴尬,弥补了社保、基本医疗在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方面的不足,大大提升了老年人抵御风险能力,能够有效减轻个人、家庭和政府的负担。
其最大亮点,就是投保年龄上不封顶、出险理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住院有津贴保障,为老年人免除了“后顾之忧”。
覆盖面从19.4%提升为148.22%
十年里,东莞市民政局、卫生健康局、老龄办每年都将“银龄安康行动”列为重点工作任务。
2023年,全市参保人数55.7万人,覆盖率148.22%,其中市、镇财政出资参保39.6万人,占比71%;村居集体经济出资参保8.3万人,占比15%;个人自愿自费出资参保7.8万人,占比14%;累计赔付人数1.57万人次,累计赔付金额2411万元,参保覆盖面在全省排名2。
东莞市“银龄安康行动”的覆盖面逐年提升,2015年覆盖率19.4%,2021年开始,为贯彻落实东莞市委、市政府双万之城、双融合计划,进一步将银龄安康行动推广普及新市民,进一步提高银龄安康行动覆盖面。“银龄安康行动”覆盖面从刚开始的19.4%发展到2021年146.53%、2022年147.29%、2023年148.22%;特别是老年人个人自愿自费出资的覆盖面,由2015年14.93%,发展到2022年20.61%,现在2023年20.79%;受到了广大老年人及其子女的认可及欢迎。
行动的内涵也更为丰富。期间,“银龄安康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培训”“老年人防诈骗”等智慧助老知识培训,多层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每年赴基层开展关爱老年人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开展贫困老年人慰问;每年开展敬老月、宣传周系列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自2020年开始,一支超200人的服务专员团队在597个村社区挂牌驻点。每周,服务人员在村居驻点服务半天,为老年人提供保险凭证派发、保险咨询、理赔、社保知识解答、养老认证等综合性服务,对于行动困难的老年人,服务专员上门服务,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村民居民对“银龄安康行动”的满意度及获得感。
民生工程走进全市597个村(居)
十年来,东莞市各级党委、政府将实施“银龄安康行动”作为进一步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围绕“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工作方针,打造成为“政府显关爱、子女尽孝心、社会献爱心、老年得实惠”民生工程,以“普惠性、广覆盖、可持续”为原则,构建了“五有”多元服务体系,包括老有保障、老有健康、老有关怀、老有教学、老有娱乐,积极推动“银龄安康行动”顺利实施。
在2015年、2016年,东莞市政府均将“银龄安康行动”列入十件实事之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实现了“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精彩”。全市还通过地铁广告、电梯广告、公交车宣传栏、设立全市医疗机构宣传点等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突出对理赔典型案例的宣传报道,使“银龄安康行动”深入人心。
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特点,相关部门始终把群众满意放在工作首位,不断提高“银龄安康行动”服务质量、持续丰富“银龄安康行动”内涵,赢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及肯定。
为提供线上线下快捷服务,中国人寿专门开设了“老年人保险理赔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理赔,1000元以下材料齐全无需调查,线上48小时支付;1万元以内理赔案件,材料齐全无需调查的一周内支付;目前,理赔的平均处理时长为3个工作日。
同时,中国人寿发挥移动互联网载体优势,开设“微信投保”,让群众实现24小时自助参保,服务有效维护老年人的正当权益,树立了“银龄安康行动”的良好信誉。
接下来,东莞将持续对 “银龄安康行动”提质扩容,在老年社会保障、为老服务、民生改善、老年健康支持等领域重点项目进一步深化合作,如协助各级民政部门落实“高龄津贴”发放、政策宣传、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做好“养老金资格认证”,多层次、多维度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中国人寿在全市597个村(居),“银龄安康行动”将开展网格化挂牌驻点服务,将温暖送到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心坎里,解决村居网格化服务过程的后顾之忧。
实施“银龄安康行动”是东莞市政府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切实将“银龄安康行动”打造成“群众满意、政府放心、老人安康”的民生工程,助力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建设,全面推动东莞市“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欧雅琴
通讯员 束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