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公布中小学教育专家、名校长和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25—2027年)名单。其中,花都区有14人入选。
他们将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指导青年教师、校长成长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促进中小学教育专家、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和广州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快来为你身边的名校长、名教师点赞(可多选) 吉庆燕 中小学名校长 黄炜 中小学名校长 冯丽玲 中小学名校长 陆常波 中小学名校长 黄雁英 中小学名校长 毕丽容 幼儿园名院长 汤俊毅 幼儿园名教师 侯春艳 中小学名教师 夏颖 中小学名教师 梁飞燕 中小学名教师 王进 中小学名教师 朱志文 中小学名教师 叶芬 中小学名教师 朱少祥 中小学名教师 提交
名单按顺序排列
吉庆燕 中小学名校长
吉庆燕,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新雅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校长,小学思想品德高级教师。
从教32年,个人荣获广东省“百千万”名书记名校长培养对象、广东省书香校长、广东省百户最美家庭、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广州教育家培养对象、广州市小学卓越校长培养对象(优秀)、广州市首批“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百名优秀学校思政教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36项,各级教学奖励30多项,主持各级行政教育科研课题10项,参与编著1本,发表教育专业论文10篇、教育通讯600多篇,在全国等各级作示范引领讲座或公开课20多场,在人民网等各级平台发表教育观点20余次,优秀办学成果和育人经验辐射全国1000多所学校和千万家庭。
2015年起,创办新雅小学和新雅小学教育集团,创立“新雅教育”办学思想,创建“新雅教育”特色办学文化体系、“新雅智慧教育”体系和“新雅至善先锋”党建品牌,带领全体新雅师生走出了一条以“尚德求新 雅正至善”为顶层办学理念的“新雅教育”特色文化办学道路。办学八年,学校连续六年荣获区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新雅智慧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工作在全区乃至全市同类学校中出类拔萃,培育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学生,快速跃升成为区域新兴优质品牌学校。
黄炜 中小学名校长
黄炜,华中师大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华南师大和长江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2017年9月,他作为高层次人才调入花都,任云山学校校长。针对城中村办学现实,他凝练出“彩云山”办学思想——围绕“彩”,让学生在以课程为依托的“多彩云山”里,寻找彩、唤醒彩、实现彩,“九年一以贯之”,最终“让每一个生命都出彩”。四年里,培养出了“本土”的特级教师,历次考核位居全区公办前三,成为了团中央“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校和国家气象局教育基地,省教育厅认定的首批省劳动教育特色校和省绿色学校、省科创实验校等。
2021年7月,他担任花都区教育局城区教育指导中心主任,积极推进深度教学下的素养课堂,所属学校在国测和中考中表现优异,质量明显得到提升,培养出了省青年教师能力大赛一等奖等一大批优秀教师。
2023年8月到花都区育才学校担任校长,提出以“以境养心、以文化人”,学校面貌,特别是师生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
冯丽玲 中小学名校长
冯丽玲,新华街棠澍小学党总支书记,从教28年,先后获得花都区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共青团员、花都区十佳青年教师、花都区名校长、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羊城最美教师”、广州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等荣誉。
冯丽玲任校级领导已有19年,是广州市第一批中小学卓越校长班的优秀学员,多次参加省、市校长高研班等培训学习。2004年起,冯丽玲曾多次担任广州市和花都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研会理事,是广州市和花都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约教研员”、“中心组成员”、学科带头人。
多年来,她积极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坚持每年上公开课、开讲座,每一个学期执教的思政第一课都被评为花都区的一等奖,执教过广州市一课两讲的公开课、广州电视课堂等。她耐心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好传、帮、带,近几年共培养了二十多位青年教师一步步成长为市、区的骨干教师、中层领导或校级领导,为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陆常波 中小学名校长
陆常波,花都区秀全街和悦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2021年广州市高层次引进人才,广州市新一轮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高级教师。教育部赴香港指导教学优秀教师、广东省继续教育学会理事,广东省首届粤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教研院首届特聘研究员。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模范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委讲师团成员等。2018年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成果评选安徽省一等奖,安徽省教学科研课题成果评选二等奖。参加教学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应邀在省内外做专场报告数十场。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100余篇。
2021年来到花都区秀全街和悦小学工作,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着力实施“自然和悦教育”,打造卓越教师队伍。注重“五育并举”,大力推进现代学校治理理念,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注重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提升。短短三年,将和悦小学迅速提升为和悦小学教育集团核心学校,先后取得了十余项省、市、区级荣誉称号。培养了多名在省市青年教师比赛中取得佳绩的老师,学生在各类活动中获得省、市级奖项数百项,促进了和悦小学教学质量提升,为花都教育高质量发展“1+9+N”发展规划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
黄雁英 中小学名校长
黄雁英,花东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广州市卓越中小学校(园)长培养工程的第五期中学优秀校长,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兼职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广州市跳绳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体艺联合会跳绳协会副秘书长。曾荣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花都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9年5月被确定为广州市教育家培养对象,2022年被评为“广州市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2022年和2023年被评为广东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2024年被认定为广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她躬耕教坛三十余年,始终奋战在乡村教育的第一线,办学过程中,她通过跳绳强身健体、融合五育,国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家校社联通、一体推进的方式,给乡村孩子架设了展示自我、点燃梦想的平台,改变了许多留守儿童的命运,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钟炜锋获“全国宋庆龄基金会奖励”“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岑小林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张崇杨、邱济豪等10人获“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最美南粤少年”“广州新时代好少年”等称号。
让这所名不见经传的花东学校被央视、主流报刊、政府官网等媒体报道200多次,登上“学习强国”40余次,成为乡村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毕丽容 幼儿园名园长
毕丽容,花都区幼林培英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从教三十余载,对幼儿教育的信念和追求从未动摇,以“活教育”思想作为教育追求,在幼教工作中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她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健康育人教育理念,以“横向聚合,纵向推动”为工作思路,带领全体保教人员探索出有特色、有前景的“一园创特色——二园立品牌——六园树窗口——多园展未来”的教育发展之道。重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名教师”“名园长”,目前幼儿园有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2人,广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1人、省市区优秀和骨干教师、班主任等58人。近年来,也培养了一批批具有“身体之活、心灵之活、生命之活”的“活儿童”,幼儿园也多次荣获市、区先进单位、好园所等荣誉。
汤俊毅 幼儿园名教师
汤俊毅,幼儿园高级教师,广东省百千万培养对象(幼儿园名教师)、广东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骨干教师、广州市学前教育评估员、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广州幼教教研中心组(科学组)副组长等,曾荣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区模范教师”“区好园丁”等称号。
从教20多年,她怀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孩子的爱,努力践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健康快乐、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潜精研思、闻道求真,形成“细”“活”“趣”的教学风格及“体验式、发现式、创造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自主、自信地学习,深得孩子的喜爱与家长的好评。
汤园长积极为每个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引领,通过“解决问题式”“结对互动式”等多元培训新模式,帮助大批的教师成长成才,培养的20名青年教师先后成为市区骨干教师。主持省市区教育局规划课题10多项,发表获奖教育论文40多篇,2024年主持的教学成果入库广州市培育项目并获省教育成果创新奖三等奖,设计执教的微课、融合案例等多项成果获省赛一、二等奖,数次承担省市现场公开教育活动或专题讲座,广受同行好评。
侯春艳 中小学名教师
侯春艳,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小学语文教研员。曾获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个人二等功获得者,省优秀共产党员,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市德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为广州市百千万教育专家培养对象,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课程《汉字文化与字理教学法》主要成员,主持的《汉字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获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出版《字理教学思与行》专著一部,在《小学语文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个人2次获得“一师一优”部级优课,全国魅力课堂大赛特等奖,广西壮族自治区小语基本功大赛七项全能总分第一名。
夏颖 中小学名教师
夏颖,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花都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教育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工程”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第二师范大学校外导师(兼职教授),广东省2015年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2022年“双带头人”,广州市第三批“百千万”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首批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首批“羊城菁英校长工程”培养对象。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评一致性”、跨学科小学课程、课外阅读等,多次获省市级优质课奖励,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7项,开展区级以上公开课讲座约28次,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梁飞燕 中小学名教师
梁飞燕,新华街云山学校初中语文教师,2019年2月通过花都区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本区工作。她是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河南省名师、省骨干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新乡市名师,广州市花都区第五批名教师,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2025—2027年)。
从教26年来,梁老师教育教学成果突出。近些年来,她曾获市级以上各类作课奖十七项,其中一等奖十四项。她五次获新乡市市级教学技能竞赛奖,其中特等奖一个,一等奖四个,曾获全国第二届“教育艺术杯”课堂教学大赛初中组一等奖,2017年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她还获得过新乡市“教学标兵”“教学能手”“教育科研先进教师”“模范班主任”“中小学青年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学工作先进个人”“青年优秀科技专家”及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
她主持并参与过多项省、市、区级课题研究,2024.1,她作为主持申报的研究成果获广州市教学成果证书,目前有相关市级课题在研。她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积极承担各级各类级公开课、调研课,送教课及发言任务,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所教班级中考成绩突出,进步显著。她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己任,积极研究“以生为本”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她努力带领学生感悟语文之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未来,梁老师将继续“乘风破浪挂云帆,育人路上谱新篇,笑看桃李遍天下,热血丹心永向前”。
王进 中小学名教师
王进,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花都区初中数学教研员、广东省骨干教师、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数统学院研究生校外导师、佛山大学数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广东金融学院校外导师,“新世纪初中数学杰出教师”第四期成员,佛山市教研评估专家。
曾获得第七届(2010年)“卡西欧杯”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第二届“新世纪杯”(2009年)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一等奖;第八届新世纪杯(2020年)全国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等奖;广东省青年教师数学优质课初中组特等奖。在《数学通讯》《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数学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18篇论文,主持3项省、市各级规划课题。
朱志文 中小学名教师
朱志文,教育硕士,高中英语正高级教师,花都区邝维煜纪念中学教务处主任,广东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广州教育学会教育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被聘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生校外实践导师。
2017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广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第十六届中小学特约教研员、花都区第四届首席教师。有二十多篇教学论文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基础外语教育》等期刊上发表;主持市级课题研究4项;出版教学专著两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与设计》(2020.4)、《听说有方—高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22.9);参与编写“新课标 新教学 新评价”丛书之《高中英语新课标案例解读》(2020.3)、《思维地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23.12)等。
他的教育信条是:教育激扬生命,英语丰润人生,投身教育三十载,一路奋力前行,提出并践行“鲜活教育”的思想。
叶芬 中小学名教师
叶芬,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广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广东省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学美术高级教师、广州教育学会理事、广州教育学会美术专委会常务理事、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荣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综合艺术课程实验先进个人、花都区名教师、花都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主持《活化传承 精神赋能:乡村美育特色课程统整建构与创新实践》立项为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重点项目,主持《美育与劳育融合:美术课程创意实践赋能育人研究》等多项省市规划课题,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在校园系列丛书——《潮玩粤绣》,撰写《中学美术区域性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等论文发表在国家、省级艺术期刊,美育创新案例荣获省级一等奖。以“打造美师,培育美生,以美育人,美美与共”为核心理念,致力于中小学美育创新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荣获国家、省、市各级奖励。
朱少祥 中小学名教师
朱少祥,新华街云山学校教师,正高级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批名教师、第二批教育专家培养对象,广州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从教30多年来,朱老师长期奋战在化学教学第一线,提出“奇趣化学”教学主张,教育、教学、科研成绩斐然。先后主持市科技教育项目4项,组织指导的学生社团被评为市优秀社团,开设的校本课程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经常通过公开课、研讨课、展示课、专题研讨、课堂评析等形式帮扶青年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育科研,曾连续三届共9年被聘为广州市中学化学特约教研员,主持省、市、区级规划课题10余项,在化学教学专业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追求奇趣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化学奇妙探究之旅》和优秀案例《从生活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主编、参编各版本教辅10余册。
南方+记者 周甫琦
通讯员 胡志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