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在揭阳丨在“大南海”感受“大国之大”

南方+ 记者

00:29

(台湾青年在揭阳丨在“大南海”感受“大国之大”,时长共29秒)

台湾青年在揭阳丨在“大南海”感受“大国之大”

7月8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GDToday主办的“台青在湾区”短视频征集及交流活动走进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惠来县临港产业园和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了解揭阳绿色石化产业、海洋装备产业发展情况与产学研一体成果。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炼化项目,坐落于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投资702亿元,占地954公顷,建设规模为2000万吨/年炼油+260万吨/年芳烃+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共使用了60多万标张设计图纸、1万多台工艺设备、411万立方米混凝土、27万吨钢结构、3300多公里工艺管线。有人曾做过测算,项目使用的混凝土能浇筑22个“鸟巢”,钢结构能搭建41个“水立方”,管线更是能从北京到广东铺个往返。

2023年广东石化项目正式投产,至今已开发化工新产品牌号17个,其中5个牌号为中国石油首次开发,公司的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外排达标率达到100%,污水回用率超过70%,芳烃、乙烯及全流程能耗均处于国内标杆水平。作为揭阳的“一号工程”,广东石化充分发挥产业链长的作用,助力揭阳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建设,2023年带动粤东地区绿色石化产业产值增长4.7倍,有效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家电、电子、玩具等产业原材料供应,大大提高国产化率,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以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为“超级链主”,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积极招商引资,规划布局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四个主导产业,建设副产品、卤素两个辅助产业,打造“一超多强”产业新格局。

“我以前参观过台湾高雄的炼油厂,高雄的炼油厂是全台湾最大的,但规模和产量大概都只有揭阳的十分之一,在广东石化真的感觉到了‘大国之大’。” 亚洲大学资讯传播学系副教授张建人说。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进入惠来县临港产业园,一座高127米,跨距89米,吊高97米,载重2000吨的超大型龙门吊立即引起了台湾青年们的惊叹。“龙门吊下面的是正在进行吊装的海上风电导管架,灰色部分是没入海平面以下的,黄色部分是常态在海平面以上的。两部分是分段建造,以加快工期,建好后再由龙门吊吊装组合成一体。” 天顺风能海工装备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台湾青年介绍道。

天顺风能海工装备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海洋工程导管架、海洋工程单管桩、海上风电升压站、海上风电换流站、漂浮式海上风电基础等海洋工程高端装备的研发和制造。超大型龙门吊已经建造并交付了粤电阳江青州二六台导管架项目以及一座6万方的半潜锚泊柱稳式养殖平台“恒燚一号”海洋牧场项目。目前,惠来县临港产业园与入园企业正推进配套建设4万吨级和2万吨级泊位码头,建成后,龙门吊可以通过轨道移动,把产品直接吊运到海运货船上。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位于揭阳粤东新城,首期工程占地面积约956亩,距神泉湾约1.5公里,距惠来县城约7公里,依山面海,环境秀丽。学校于2021年正式招生办学,设置了多个国家一流专业、广东省一流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和广东省特色专业。坐落于校园内的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揭阳分中心即“榕江实验室”。榕江实验室瞄准国家和广东省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立足揭阳当地产业情况,推进先进化工及材料制造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技术研究等领域,推动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助力打造绿色石化产业和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为揭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

   南方+ 林捷勇 拍摄

广工的多位老师带领台湾青年们参观了学校与榕江实验室,介绍教学情况和科研成果。台湾青年还在广工的教室里与深圳福田深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台湾创业者进行视频连线,探讨在大陆求学、工作、创业的心得。

【文/图/视频】南方+记者 林捷勇

通讯员 许创盛 吴槿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